神舟十四號乘組是神十四中國空間站進入建造階段的第一批航天員,他們有哪些新的將出任務要完成?一起來了解。
按照計劃,征航中國空間站將于今年年底完成T字形建造的迎新基本構型,艙內活動空間超過110立方米,任務將配置2個航天員出艙艙口和1個貨物氣閘艙,神十四并提供6個睡眠區和2個衛生區,將出可實現長期3人、征航短期6人駐留,迎新更完善的任務功能除了提供給航天員更舒適的環境,也帶來了更多的神十四任務。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 劉洋:我們中間會經歷九種空間站的將出構型,要經歷五次的征航交會對接、三次的迎新撤離、兩次的任務轉位實驗,還有機械臂的實驗等等,我們乘組的三個人在個人的任務分工和能力上是互相互為備份。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 陳冬:所以任務的設置可以說更加復雜,這也就是說為什么我們準備了兩年半的時間,問天同樣有三個睡眠區,一個衛生區,還有環控再生生保系統的整個備份,這些都是要我們上去進行設置,我們也要利用問天艙的氣閘艙進行出艙活動。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 蔡旭哲:到我們問天實驗艙上去以后,有一個專門的氣閘艙,艙門是1米的,前面那個節點艙的艙門是85厘米的,所以說它里面的空間也大。
將來,夢天實驗艙也將會有一個專用的貨物氣閘艙。利用機械臂,航天員可以在不出艙的情況下將空間實驗載荷傳遞出艙。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 陳冬:問天和夢天還有很多科學實驗機柜,需要我們在上面做大量的空間科學實驗,包括空間科學的,醫學實驗的醫學領域的,還有科學實驗領域,人因領域,航天員系統領域,那么除了我們十二、十三的實驗我們會有一個延續,我們還會有新增的實驗項目。
問天、夢天實驗艙搭載的科學實驗機柜,承擔了大量國際領先的科學實驗任務。設備多、使用頻繁,也會增加航天員在設備維護維修方面的工作。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 陳冬:因為設備實在太多了,我們只能訓練我們的能力,維修的能力,這個能力我們是具備了,所以這也是載人航天的優勢,我們有航天員,我們有人。
此外,根據任務計劃,神舟十四號還將繼續開展“天宮課堂”等一系列在軌科普活動,并呈現更加豐富的內容。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 劉洋:天宮課堂是我們空間站一系列活動,以后每一個乘組都會去開展大量的科普活動,而且相對于以前科學實驗上面一定會有所區別的。我覺得以后的天宮課堂可能互動性應該會更強一些,大家的參與感可能也會更強。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