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德班”鼓勵男性陪妻子進產房。男德班 (農健/圖)
“男人和女人,陪產生來不一樣,拒絕家暴如何平等?養成”
“我覺得陽剛之氣挺好的。男人陽剛,好男不是男德班更能夠承擔家庭責任,可以更好地保護女人嗎?陪產為什么要質疑和反對呢?”
2022年10月29日,“男德班”在結束一次線上培訓之后,拒絕家暴發起人方剛專門留下幾個問題,養成供學員討論和思考。好男
“‘男德班’這個名字帶著反諷意味。男德班”54歲的陪產方剛是北京高校教師,說話時語氣溫和。拒絕家暴他自陳少年時期在同齡人中被排擠,養成青年時期接觸到女性主義理論,好男從此走上性別平等的學術研究和社會活動道路。“雖然我生理上是一個男人,但感覺自己就是被壓迫的女人。”
方剛也是中國白絲帶志愿者網絡(以下簡稱中國白絲帶)的發起人,這是致力于推動男性參與促進性別平等的民間志愿者組織。作為中國白絲帶開展的一項活動,“男德班”首次開班始于2015年。當時,社會上出現一批脫胎于“三從四德”的“女德班”,方剛認為,這是對女性的一種束縛。作為回應,以及一種倡導男女平等的實踐,他開辦了“男德班”:“(按照)本意應該叫‘好伴侶好父親:男性成長工作坊’。”
“大男人去換尿布、喂奶,(當時外界覺得)很搞笑,當成是笑話看。”方剛說,首期“男德班”引發圍觀和“嘲諷”,除了誤解和偏見,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性別平等觀念不夠普及。七年過去,外部環境悄然進步,在方剛看來,重啟“男德班”項目條件已經成熟。
2015年“男德班”上,講師向學員講解幼兒護理知識。 (受訪者供圖/圖)
2022年9月15日,方剛在互聯網上發布信息,公開招募“男德班帶領者”。按照方剛的計劃,先招募、培訓“男德班帶領者”,再由“帶領者”招收普通學員。通過模擬活動、心理輔導等形式,“男德班”旨在讓男性反思傳統的“支配型男性角色”,學習如何和伴侶相處,如何促進親密關系,如何做家務、照顧孩子,從而成為具有性別平等意識的“全參與型好男人”。
時隔七年,“男德班”重啟,再次引發外界關注。這一次,外界聲音依然存在非議。
“考不考慮換個名字啊?不然學完不敢在別人面前說,有屈辱感。”“既然初衷和內容都是性別平等、家庭參與,不用為了吸引點擊取這么一個名字。”網友們在招募帖及新聞報道下留言,稱“男德班”理念不錯,但名字容易讓人心生不悅。
但方剛答復網友,不考慮換名字。也有志愿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