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川Gai上的趕街老哥兒倆,就好聽一聲號(液態市集提供/圖)
沙壩街只在每周三出現。本土
在其他時候,底色這里是趕街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內一片貼著214國道的空地,幾排簇新的本土房屋和倉庫沉默相對。到了熱鬧的底色“趕街天”,這塊空地會被密集的趕街遮陽篷占領。周邊的本土農戶和采購者紛至沓來,有人牽來溫順的底色奶牛,有人擺出木雕和盆景;糧食蔬果曝曬于高原日光下,趕街沿街的本土喇叭里此起彼伏地叫賣著水果、草藥和零食。底色
各色物產植根于山川大地,趕街從日出而作、本土日落而息的底色節律中生長出來,匯集到沸騰的街子上。從二月八的螺螄到端午節的草藥,再到雨季的菌子,四時之景不同,街子也變換出不同的色彩。
“街(音Gai)子”是云南方言對傳統市集的稱呼。這些市集由眾多流動攤販組成,本地農產、牲畜與小吃、日用品混雜。街子通常位于交通要道,輻射臨近的縣城、鄉鎮和村落。趕街的次數基于鄉村的生產節奏,通常一個月四次或六次。大理人趕街,既是為采買日常所需,又是一種社交和游玩活動。趕街,是鄉村里的一抹亮色。
2020年,媒體人趙茜離開此前供職的商業雜志,從北京回到家鄉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鎮,發起“液態市集”。這是一個以大理市集為田野,關注傳統市集的現代性和在地文化的研究項目。2024年1月,“液態市集”主創的系列紀錄片《走,趕Gai去》在視頻網站上線。節目以團隊三年間對大理街子的田野調查為基礎,展現鮮活而具體的鄉村圖景。
(液態市集提供/圖)
談起大理,總繞不開鄉野田園、自在悠閑之類的想象。但如果摘除這些標簽,細看被山河切割的版圖,會發現這里并非鐵板一塊。蒼洱環抱之間,有白、漢、彝、回等13個世居民族,4249種高等植物,817種陸地野生動物。從最高點雪斑山到怒江江面,大理州的海拔落差超過3500米。
大理內部風貌迥異。西北部的劍川縣和鶴慶縣鑲嵌在橫斷山脈之中,木匠和銀匠游歷四方,遠走藏地。喜洲因商幫而興盛,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富商大賈豪宅連綿,是云南最闊綽的城鎮之一。在南邊,洱海從西洱河流出,流過下關新城的樓宇、橋梁和馬路,匯入瀾滄江。
1984年,大理市成為中國第一批對外國游客開放的城市之一。異國背包客們來到洱海邊,在古城的街道上游蕩、喝咖啡、曬太陽,也帶來了嬉皮士文化。1999年的“十一”假期,中國人有了第一個黃金周,大理自此成為經久不衰的景點。到了21世紀,在“逃離北上廣”的聲音中,大理被塑造成“詩意棲居”的符號。白領、創業者、酷兒、數字游民……一批又一批的移民到來,將自己想象中的大理附著于山野之間。
2018年,趙茜做了一個關于大理商業地理的選題。那段時間,她見了一眾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的新移民,聽他們講各種各樣的創業嘗試——市集、民宿、農場和創新
2025-04-17 02:11
2025-04-17 02:00
2025-04-17 01:55
2025-04-17 01:51
2025-04-17 01:03
2025-04-17 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