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們將面臨一次前臺實名制考驗。網絡農健插畫
“全網自媒體要實施前臺實名制了。實名”2023年10月中旬,制爭擁有350多萬粉絲的論中財經博主“洪榕”在微博發布了這則消息。
幾乎同時,從走微博CEO王高飛開始在其微博賬號“來去之間”個人信息欄中展示本人真實姓名,向前標識“自媒體前臺實名”,幕后并多次與微博網友就相關話題留言互動。網絡
10月31日晚間,實名微博發布公告稱,制爭將于近期引導社會時事、論中軍事、從走財經、向前醫療、幕后法律等專業領域100萬以上粉絲的自媒體賬號填寫實名信息,后續拓展到50萬粉絲以上的。B站、微信、抖音、快手等平臺亦發布類似消息,對“頭部自媒體”施行前臺實名制。
在過去的十多年,網絡實名制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局部到全面的發展歷程。從2011年地方文件要求微博用戶“后臺實名、前臺自愿”,2017年微博全面落地這一要求,再到此次,實名制逐步從幕后走向了前臺。
這迅速引發了社會激辯。在過往,幾乎每一次有關實名制的要求一出,都會伴隨類似爭論。支持者認為,網絡實名制可以增強網絡活動的規范性和責任意識,有助于肅清謠言、淫穢信息,減少網絡暴力或者利用虛假信息發生的違法犯罪,提高網民生活的安全感等;反對者認為,實名制不僅影響了信息安全和公開表達的松弛感,還危及個人信息安全。
而前臺實名制,使得個人信息由少部分平臺集中采集變為暴露在廣泛的公眾視野里,其影響更為復雜多樣,亦有學者公開建議:“茲事體大,不宜貿然推出”。
南方周末觀察到,至10月31日晚間,不少100萬粉絲以上的微博大V,仍屬前臺“匿名”狀態。在B站、抖音等平臺,大部分相關領域的頭部自媒體,也未見個人主頁展示實名信息。
據微博公告,平臺會引導用戶填寫需要在前臺展示的信息。按照王高飛在其個人頁面的內測信息,未來或要求展示的個人信息包括真實姓名、性別、星座、職業、IP屬地等。
南方周末此前獲取的微博發送給大V的私信顯示,首批前臺實名的自媒體賬號需要在10月底之前進行前臺實名,50萬-100萬粉絲的賬號在12月底前完成。
此外,前述私信中提到,此次實名制要求全網所有平臺統一執行,“關于前臺實名制,微博、抖音、騰訊等平臺已經溝通爭取過很多次,如果造成困擾,您可以將意見建議通過自己渠道反饋,也可以提交給我們代為轉交”。
從各大平臺已發布的公告信息不難發現,頭部自媒體前臺實名制已成必然,平臺間主要差別在于首批實名自媒體賬號的粉絲數量。除了抖音從50萬以上粉絲的賬號開始推行,其余均是從100萬以上粉絲的賬號開始,后續逐步擴大到50萬粉絲以上的。
“這次沒有標準的、明確的執行文件,各個平臺只能基于各自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