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馬圈地式的信用效榜夏僅行?狂飆突進近30年后,伴隨著《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卡質通知》(業界稱為《信用卡新規》)于2022年落地,中國信用卡市場進入精耕細作時代。梯隊各商業銀行對卡量的均分倚重被質效取而代之。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化嚴?華《2022年第四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22年末,重?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7.98億張,優于同比下降0.28%。城商這是信用效榜夏僅行?中國信用卡發卡量有記錄以來首度負增長。
但作為各商業銀行核心優質業務板塊,卡質在數字金融時代,梯隊信用卡業務面臨著全新的均分競爭態勢。
2022年,化嚴?華哪家發卡行的重?規模和增速依舊亮眼?哪家發卡行的風險管理體系和風控效果更勝一籌?哪家發卡行更有辦法留存客戶?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分析方法,構建了包含三大維度16項指標的優于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對指標因其重要性進行差異化賦權。這令不同規模和不同類型的商業銀行在信用卡業務綜合實力上實現了“橫向可對比、縱向可排名”。
在此指標體系下,南方周末新金融中心研究員基于19家主要商業銀行的2022年年報數據和第三方評測數據,對其在信用卡業務方面的表現進行了客觀評價,并根據評價得分結果發布“信用卡質效榜”。
自1995年中國首張標準信用卡誕生至今,信用卡這個“舶來品”經過近30年磨礪,已成為各金融機構個人信貸業務的基礎工具之一。2022年末,十八家主要商業銀行信用卡貸款余額7.89萬億(寧波銀行信用卡貸款余額數據未披露,故未納入統計),占個人貸款余額14.4%,成為僅次于住房按揭貸款的第二大個人信貸市場。
信用卡業務對商業銀行有何重要價值?首先,信用卡業務是銀行零售業務的重要支撐;其次,信用卡幫助銀行提高客戶的忠誠度和黏性;再次,信用卡業務為銀行提供消費者相關數據,銀行可以更好地為客戶和消費者完成畫像。
基于各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發展趨勢特點和信用卡客戶滿意度調研,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構建了“信用卡質效榜”評價指標體系,它包含業務規模及增長情況、風險管理、客戶服務和產品創新三大維度,并細化成為十五項定量指標、一項定性指標。現將評價指標體系分項說明如下:
(1)業務規模以及增長情況。
信用卡是銀行與客戶建立長期關系的重要工具,也是銀行零售業務的發力重點。信用卡業務規模和增長情況體現了銀行的客戶獲取能力和市場地位,而信用卡的發卡量和發卡量變化反映銀行的拓展效果,貸款余額和占比則體現銀行信用卡的實際貢獻,活躍戶數和交易額則反映銀行信用卡的營銷精準度和黏性。
(2)風險管理。
考察銀行信用卡的風險管理能力非常必要。信用卡是銀行基于對持卡人的信任而發放的“無抵押循環貸款”,信用卡業務的風險管理能力影響銀行的經營效益和競爭力。信用卡是銀行重要的收入來源,其營收來自利息、手續費和年費等。若不能有效控制信用卡的壞賬率、欺詐率和盜刷率等指標,銀行的成本將增加,而利潤減少。
受疫情影響,2022年商業銀行貸款不良率(其中包括信用卡貸款不良率)有所增加。與此同時,大部分上市銀行年報披露的改善貸款不良率的措施較為籠統,且各銀行間的措施缺乏可比性。為凸顯銀行在控制貸款不良率上所做的努力和效果,本評價體系采用2022年信用卡貸款不良率指標的同時,通過設置信用卡貸款不良率的變化率指標,直接反映各銀行采取措施所取得的成效。
(3)客戶服務和產品創新。
信用卡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銀行不斷推出新的產品、服務、功能和活動等,以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和提高客戶黏性。本評價體系從銀行端和消費者兩端進行評估。
我們把銀行發行信用卡種類和信用卡業務投訴量分別作為正反兩個方向的指標。而消費者端則采用第三方機構的評價,因為第三方機構通過大量、客觀的調查問卷等形式得到消費者對信用卡產品的評價,與銀行年報中披露的相比會較為客觀。
我們選取中國顧客滿意度指數(China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簡稱C-CSI)和中國顧客推薦度指數(China Net Promoter Score,簡稱C-NPS)作為消費者對信用卡產品評價的指標。C-CSI和C-NPS調查對象為15歲到60歲之間的常住居民,并根據性別、年齡、收入及區域隨機抽樣,采用入戶面訪的調查方式完成。
我們把發卡行當年度具有特色的信用卡服務作為加分項,按公開披露且能夠搜集到的特色信用卡服務,每有一項則獲得10分。
(4)信息披露的獎懲機制。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大部分銀行均披露了上述各指標數據,但少數銀行未披露一項或多項指標。為減少信息不對稱影響,同時懲罰在信息披露中不夠充分的銀行,凡沒有披露相關數據的指標項,本評價系統在計分上對該項指標得分均為最低。
我們將19家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按得分高低進行排名,評選出“信用卡質效榜”。
“信用卡質效榜”顯示,信用卡業務起步較早、客戶基礎龐大的全國性商業銀行排名靠前。但并非發卡量規模越大綜合得分越高。作為股份制銀行,招商銀行雖然規模上不及國有大行,但信用卡業務總得分卻拔得頭籌。這得益于其率先發力零售業務的戰略眼光和多年如一日的創新力。
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緊追招行分列第二、第三名。其中,建設銀行信用卡總得分僅比招行少20分,差距甚微。三家銀行構成信用卡業務的領先方陣。
六家國有大行中,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總得分遠在五名之外,不僅被招行遠遠拋在后面,也被股份行中信、平安和廣發行等超越。郵儲銀行更落在十三名。而在股份制銀行中,華夏銀行墊底,與招行的分值相差248分之高。
工商銀行信用卡失分主要在于其僅公布了總投訴情況而沒有公布信用卡業務的投訴情況。因此,當我們不考慮信用卡業務投訴這一指標時,招行依舊領跑榜單,工商銀行反超建行升至第二位。
同樣,如果不計投訴量這個指標,廣發行和交通銀行躍居第四和第五名。這說明這兩家銀行的投訴量相對較大。當然,這不排除灰產的惡意投訴。
無論國有行還是股份行,兩大梯隊的信用卡得分在各自的陣營中均嚴重分化。
六大國有銀行中,在兩個榜單中,僅分別有兩家和三家躋身前五名,分別為建行工行和建行工行和交行。農行和中行在兩個榜單中,排名均靠后。尤其在不計投訴量的榜單中,中行得分排名已到十四位。
而在股份制銀行中,招行一直遙遙領先。中信、平安和廣發整體業績顯眼。其中,中信銀行信用卡總得分在股份制銀行中僅次于招行,主要是該行在消費者服務方面和信用卡業務投訴方面獲得比同行更多的得分,其中信用卡投訴一項得分之高壓倒其他上榜銀行,信用卡種類得分也超過80,顯示其覆蓋的消費者群體較廣。盡管廣發行在所有股份制銀行中體量較小,但廣發信用卡總得分在所有銀行中均靠前。這體現了廣發行信用卡業務在該行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四家城商行信用卡得分位于榜尾,這顯示它們在信用卡綜合實力方面與大中型銀行仍有明顯差距。受進入信用卡市場時間較短、業務規模較小和客戶基礎較弱等因素影響,城商行整體在信用卡發卡量和信用卡貸款余額等指標上落后較多。
但在城商行中,江蘇銀行和寧波銀行信用卡變化量指標均獲得100分,尤其是寧波銀行在信用卡業務的投訴占比一項的得分高達90分。這反映頭部城商行在信用卡業務上正在努力追趕,并且在一些指標上已取得長足進步。
(助理研究員梁承昊 鄒歡 楊超群亦有貢獻)
2025-04-17 01:49
2025-04-17 01:39
2025-04-17 00:25
2025-04-17 00:03
2025-04-16 23:45
2025-04-16 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