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吸管真的將靈很環保,在我嘴里就降解了。感注”
2021年5月21日,入環微博網友@小利索的保讓一句吐槽登上微博熱搜,引發了1.5萬余次關于紙吸管易被泡軟、低碳不易戳破奶茶封蓋等缺點的將靈討論。微博@老爸測評-魏老爸直言:“如果你在今年宣布戒奶茶了,感注那是入環因為紙吸管真的很難用。”
紙吸管的保讓推廣很大程度上源于國家政策的變動。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低碳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將靈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底,感注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入環
《意見》還要求在2025年以前完善塑料制品生產、保讓流通、低碳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對不可降解塑料逐漸禁止、限制使用。同年,被稱為“最嚴限塑令”的《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發布,對塑料制品禁限管理的細化標準進行了詳細界定。
種種舉措,都昭示著國家希望通過源頭減量的方式,減少碳排放與垃圾污染的決心。但難用的紙吸管是否是餐飲業唯一的選擇?餐飲業如何在響應國家低碳環保的號召和用戶對消費體驗的高要求之間取得平衡?
喜茶的行動或許可以給出參考答案。通過將自己對產品的高品質要求延伸到這一問題上,喜茶將奇思妙想與科技力量結合在一起,掀起了一場新茶飲行業的自我優化。
“喜茶的環保行動其實都是先于國家要求的。”喜茶高級供應鏈總監俞謹修說道。2019年喜茶就啟動了名為“綠色喜茶”的環保計劃,嘗試通過推廣紙吸管、鼓勵使用自帶杯、打造綠色茶飲空間等低碳環保行動,實現新茶飲行業的綠色發展。
面對紙吸管給用戶帶來的困擾,對環保理念的執著推動著喜茶進行鉆研與改變。在《意見》落地近半年前,喜茶就開始與上游供應商一起研發紙吸管的替代材料,經過選型、測試、改進等階段,喜茶最終成為行業內最早研發和使用PLA吸管的品牌。
在2008年發表的《天然植物纖維/可生物降解塑料生物質復合材料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一文中,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副研究員郭文靜等人介紹到,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縮寫為PLA)是一種可生物降解塑料。其制作主要通過從農作物中提取淀粉,經發酵獲得乳酸,再利用技術手段變為塑料制品。廢棄的PLA材料經過堆肥處理,可最終直接降解為CO2和H2O,它們經過光合作用,可再生成淀粉類物質,繼續作為PLA的生產原料。
除了材料上的用心,喜茶還針對自身產品的冷熱飲特性,在吸管長度、內外口徑、切口傾斜度、跌落性能、外觀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測試。并組織了消費者從吸管使用口感、吸管口徑是否容易吸取小料、用力咬吸管是否會破損、是否有異物感等方面對吸管進行盲測,在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后最終確定供應方案。
坐標“禁塑令”最為嚴格的海南省,喜茶所有門店在2020年12月1日前,均采用了PLA材質制成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飲品杯、杯蓋、吸管、餐具、門店垃圾桶使用的塑料袋等,連杯蓋上的小部件也不例外。其中熱飲杯使用銀卡紙和PLA可降解淋膜制成,有效攻克常規情況下高溫可能帶來的紙杯軟化問題。而為滿足不同飲品適配不同杯型、不同杯蓋的要求,喜茶經歷反復開模、打樣,最終制作出兼具美觀、良好使用體驗和環保需求的環保杯。
“2020年底時,喜茶的所有門店提供的吸管、餐具、塑料袋等都已切換為PLA材料,”俞謹修在采訪中提到。截至2021年底,喜茶的努力減少了逾2.3億根塑料吸管的使用。除此之外,喜茶還規定消費者用自帶杯購買喜茶,即可獲得立減2元的優惠,以此鼓勵消費者親身參與低碳行動。
在消費者看不見的地方,喜茶也堅持著自己的環保理念。利用智能排程、全程溫度監控等技術手段,喜茶搭建了科技化、信息化、集中化的物流倉儲體系,在保證全國近900家門店的新鮮原材料供應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配送效率,減少了配送過程的碳排放。每新開一家店,喜茶都會根據開店節奏、門店數量多寡、門店具體分布位置進行調整,重新智能匹配生成一套新的配送線路規劃。在深圳,喜茶還嘗試引進新能源車輛完成配送任務。據喜茶方面披露的數據顯示,這一做法在2020年第四季度,就實現了二氧化碳減排40噸、碳排放減少15噸的目標。
當被問及這些做法是否會提高成本時,俞謹修坦言確實有壓力。PLA杯子杯蓋的價格基本是PP塑料材質的2-3倍,喜茶電商使用的免膠帶新型紙箱,成本比傳統紙箱高出三倍。“但是我們之所以能一直走在國家政策的前面,就是因為喜茶有自己的品牌追求。比起成本,我們更希望通過品牌塑造,帶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
值得欣喜的是,高成本的壓力并沒有持續很久。喜茶在需求端的率先使用,一定程度上促使PLA材質在新茶飲乃至餐飲行業的廣泛應用,并反向推動了上游產業的發展。“隨著PLA工藝的進步,整體的成本也在逐步下降”,俞謹修說道,“從這個角度出發,其實我們是在推動多個行業的發展。一方面是我們新茶飲行業向更加綠色、更加環保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幫助了上游環保材料推廣到更多行業。”
當吸管、杯蓋等最為常見的產品實現革新后,喜茶并沒有停止思考和探索。消費者的需求是否僅止于此?環保在新茶飲行業,還能有什么不一樣的面貌?
面對以年輕群體為主的消費者,喜茶觀察到他們的環保理念正在不斷提高,對環保產品也有更高的接受度。于是,喜茶在設計上投入大量心力,用更有趣、更新潮的喜茶靈感周邊吸引消費者,也賦予低碳環保行為更有趣的可能性。
今年4月,喜茶與潮流設計師藤原浩聯名推出限定周邊產品“茶渣靈感隨行杯套裝”和“茶渣靈感多功能藝術杯套裝”。“這兩款產品都是用茶渣和陶土做成的,材料本身更環保,而且可以供消費者長期使用。”俞謹修介紹到,這兩款由茶渣制作的限量周邊產品也受到消費者歡迎,在發售當天即快速售罄。
喜茶還將目光投向了保溫袋。“疫情期間外賣配送率提升,也提高了喜茶保溫袋的使用率,并且許多消費者會將喜茶的保溫袋留作日常手提袋使用”,俞謹修提出了自己的觀察,“于是,喜茶今年在保溫袋上進行了全新設計。去除了保溫袋中不夠環保的材料,同時提升了保溫性能。還將魔術貼用于保溫袋口,方便消費者反復使用。”
在吸管、杯子、保溫袋這些小物品之外,喜茶還將自己的環保追求與設計美學放大成門店,為低碳與新潮的結合注入更多美的享受。2020年12月,喜茶首家環保主題門店,深圳海岸城新店正式開業。門店以“人與自然”的共生關系為靈感,用每一個細節詮釋喜茶的環保主張。
門頭使用紙吸管排列而成,墻面使用喜茶自研的“10%回收小票紙的人造石”鋪成,桌子則使用回收紅柚皮加人造石料熱壓成型。同時,門店還配備取茶柜,并在柜門以元素周期表的方式,展現喜茶在環保議題上的科學態度。店內員工,還會為每一位到店的消費者講解門店的種種巧思。在裝修過程中,該門店同樣進行了嚴格的綠色施工過程管理,耗材分類存儲,定期進行現場清潔,并將現場產生的廢棄物分類處置、回收,最終實現施工過程中廢棄物轉化率達到81%。
2021年,喜茶深圳海岸城環保主題門店獲得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LEED(“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頒發的金級認證,這也是國內新茶飲行業首個獲得該項認證的品牌。
“我們認為設計是很有力量的,因此喜茶一直在思考,除了倡導以外,怎樣通過設計讓環保更具可用性。”俞謹修這樣介紹喜茶在環保上的思考。這一理念在喜茶的“靈感實驗室”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在“靈感實驗室”中,有用21個波波杯所含的rPET成分制造的再生環保風雨衣,回收13個波波杯制成環保隨行袋和包含了0.5個回收杯的再生手機殼。俞謹修也透露,喜茶正計劃發布更多的“靈感周邊”。
每一次匠心獨具的設計,都源于喜茶對低碳環保的堅持,亦是喜茶對自己獨特美學的自信,更源于喜茶對可能性的好奇心。正如俞謹修所言:“喜茶是一個追求靈感、追求極致的品牌,我們想做的一件事情并不單純出于商業考量,更希望體現出自己的品牌精神。”
低碳環保和消費體驗如何實現完美平衡?從一系列行動來看,喜茶的回答是:始終秉持對環保理念的執著,將巧思和責任心注入產品之中,用細節推動更大的改變。
對同行并購整合動作,中信證券“感受到壓力”|透視金融業2024年年報⑤
善擇ESG風險跟蹤第51期|91家公司暴露ESG風險,有贊旗下支付機構被罰沒超2700萬元
“網紅醫生”偽科普生意經
存量房貸利率批量下調,100萬元房貸每年少還多少錢?
白洋淀千里堤:蘆葦人家的今昔
真主黨“一把手”空襲中身亡,以色列發起“新秩序”行動|知世分子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