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產品直接關系人們的看見生命健康,是邁瑞一個容不得半點急功近利的行業。在安全和質量的醫療業內基本責任之上,醫療器械制造商需要找到業務發展與社會需求的評G評緊密結合之處,用更可及的解碼級創新產品、更少的使企環境損耗,讓更多人享受到更有品質的涵被健康生活。
作為業務覆蓋全球的中國醫療器械供應商,邁瑞醫療在A股上市初期,看見就已經在董事會層面統籌、邁瑞監督可持續發展相關工作。醫療業內那時公司的評G評MSCI ESG評級還在BB級上下波動。
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融入治理的解碼級脈絡日漸清晰,邁瑞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議題的使企實質性逐漸增強,獲得了更多ESG外部認可。涵被
2023年6月,邁瑞MSCI ESG評級躍升至AA級,這是當時A股上市公司所獲得的最高ESG等級評級。隨著氣候變化風險評估和碳管理提升,邁瑞在CDP氣候相關評價中也提升至B級“管理階段”;獲得了中證指數ESG評級最高等級AAA。
我們邀請邁瑞醫療常務副總裁,集團環境、社會與管治(ESG)執行委員會主任郭艷美,分享邁瑞醫療ESG發展的“進階之路”。
南方周末:邁瑞系統開展ESG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郭艷美:2019年,邁瑞開始披露社會責任報告,主要動因是合作客戶、上市公司監管要求,最開始也只是當作一個報告來做,在各業務板塊收集數據,披露進展。持續披露3年社會責任報告后,我們陸續接到一些外部反饋,指出邁瑞的ESG數據連續性不夠,逐漸意識到把ESG僅當作信息披露來做已沒有辦法回應利益相關方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在逐步了解和熟悉ESG評價體系后,我們認識到這是對公司長遠經營非常有幫助的工作,于是開始從組織、戰略、目標等層面系統推進ESG融入經營。
2021年,我們在董事會設立了戰略與社會責任委員會(現更名為戰略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由我牽頭負責統籌ESG工作,在外部專業機構支持下,結合業務需要和公司運營的實際情況,最終確定了可持續發展策略六大支柱,即規范企業治理、創新驅動未來、業務鏈協同發展、推動綠色發展、可持續職場、共同富裕。六個支柱對準邁瑞各大利益相關方,即對投資者、客戶、環境、員工、社會負責。
邁瑞醫療ESG組織架構
執行層成立ESG執行委員會,牽頭制定和落實可持續發展規劃。為了進一步強化落實責任,我們在六大領域分別成立了六個子委員會,推動各領域目標設定,將任務落實到具體業務板塊。
同時,我們還設計了ESG課程體系,要求全球員工完成內容學習,讓大家理解并在日常工作中踐行ESG理念和公司的ESG管理要求,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文化。
南方周末:能否以“創新驅動未來”為例,講講六個支柱設置背后的思考?
郭艷美:創新是企業能否走遠的關鍵,醫療器械行業產品直接影響人們的生命健康,需通過創新解決臨床、診斷、檢測等過程中的問題,容不得半點急功近利。
我們創新的一個目的,是讓醫療產品和服務變得更加可及,包括臨床診斷病種的可及(診斷更多疾病種類)、使用體驗的友好可及(降低醫生使用成本)、應用環境條件(高海拔、濕潤、寒冷)的可及、不同人群(年輕人、老人、小孩)的可及等,這是我們研發創新的使命。同時,也要做好綠色的創新,即產品全生命周期需要用更少的能源、更少的材料、更少的運輸消耗,對使用者和環境負責。
每個支柱都有這樣的ESG使命,以此設定具體的目標指標,與日常工作深度綁定,牽引公司沿著既定方向穩步前進。每年年初,在戰略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指導下,六個板塊對應的負責團隊需更新年度目標和重點工作,將KPI分解到崗位。
南方周末:如何理解ESG評級對邁瑞醫療的價值?
郭艷美:ESG不是虛的東西,將ESG理念注入公司發展和業務場景中,能為企業成為百年老店打下良好的基礎。評級得分是邁瑞開展ESG工作得到的外部認可和反饋,我們樂見分數提升,但它不是我們開展ESG工作的目的,關鍵看ESG指標對公司長遠發展是否有幫助。
對于主流幾家ESG評級結果,我們會了解具體得分、扣分項,分析其背后邏輯和原因,不會盲從。例如,對于扣分項會理解對方視角,結合自身發展要求,判斷是否可以改進;對于高分項,若我們自己知道還有不少待完善之處,也不會就此放松管理。
邁瑞醫療MSCI ESG評級
南方周末:ESG評級提升對邁瑞醫療的融資、品牌是否產生影響?
郭艷美:最主要的影響是將公司內涵外化顯示,讓更多投資人、利益相關方有感知、有判斷。投資者、合作伙伴透過ESG評級、可持續發展報告審視我們,能夠看出來我們的ESG工作是有章法、成體系的,并非粉飾太平的表面文章,會覺得這是一家值得信任、文明的、有未來的公司。
邁瑞醫療30多年的發展中,逐步完成高端醫療器械產品的追趕和超越,在全球醫療市場證明了自身的產品力和品牌力,ESG則進一步體現了企業的內涵和所追求的價值,形成一種與全球投資者溝通的共同語言,能夠為企業贏得更多尊重。
南方周末:邁瑞醫療開展ESG工作時會參考哪些外部評價?
郭艷美:首先,因為我們是上市公司,目前MSCI對全球投資者影響較大,所以MSCI的評價結果和方法論我們會去分析;其次,因為我們是醫療器械和解決方案供應商,我們的客戶會通過EcoVadis來做ESG相關的審查,我們會參與EcoVadis的評估;再次,全球對氣候議題都非常關注,我們也參與了CDP氣候變化問卷。歡迎不同評級機構關注我們的ESG表現、提供新的視角,指導我們更好地開展ESG工作。
南方周末:業界認為國外評級機構對中國企業評價在部分指標上,存在不配適的問題,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郭艷美:全球各地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都不一樣,不同ESG評級體系中個別ESG關注點和要求也是有差異的,個別指標受地域、文化、行業發展階段的影響。比如,在治理指標上,MSCI的部分評價邏輯對國內企業不適用,這并不意味著中國企業治理結構是低效的。再比如碳排放“范圍三”的統計,目前中國產業發展情況下供應鏈的排放并不好盤查,企業“范圍三”的數據一時間難以全部披露,這是特定環境決定的。
目前對于范圍三,我們能做的就是將供應鏈分群分類,有一定碳管理基礎的國際供應商,做好碳信息系統化的采集和收集;對于還在逐步建立自己碳管理體系的供應商,還需通過進一步的指導、教育和激勵,促進供應商管理碳排放。
南方周末:是否有對ESG評級結果不認可的時候,如何與評級機構進行溝通?
郭艷美:2022年MSCI將我們的評級下調,人力資本風險被識別為“高”。評級報告指出邁瑞進行的海外企業并購可能會帶來人才隊伍的變化,所以給出負面評價。但評級機構不知道的是,我們在收購前,已經做好了核心人才保留計劃,開展本地化管理。
吃過這樣的虧,2023年當我們再次進行并購時,公司主動將并購后組織整合、人才保留信息及時披露,希望評級機構再做評判時能有準確的信息參考。
因為很多評級機構的評價是自主打分,收集信息也存在滯后性,對于可能存在誤解之處(如海外收購、資產切割、結構優化等),企業需要通過一定途徑主動向評級機構提供信息參考、加強披露,說明妥善處置的方案和計劃,避免企業明明做到位但是仍獲得較低評價的情況。
企業在ESG報告時,圍繞核心議題,按照目標、制度、流程、績效來披露,更容易獲得評級機構的認可。
南方周末:對完善中國ESG評級生態有何建議?
郭艷美:我們希望能有中國的ESG評級品牌走向世界,形成國際影響力,但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行業仍存在公信力不足、評價結果差異性大的問題,需要一個逐漸成熟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希望中國ESG評級能明確標準、提升透明度,加強評級機構運作的規范性,提升評級結果的權威性、可信性,既能夠與全球資本對話,又能體現中國市場發展的地方特色。
2025-04-17 04:10
2025-04-17 02:37
2025-04-17 02:29
2025-04-17 01:53
2025-04-17 01:48
2025-04-17 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