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部分村鎮銀行多名儲戶被賦“紅碼”。碼上加碼 (人民視覺/圖)
2022年6月12日下午,銀行許強(化名)從北京出發,儲戶抵達鄭州東站。被賦背后在掃描車站的紅碼到訪登記二維碼,輸入身份證號、碼上加碼姓名等信息后提交后,銀行鄭州場所碼、儲戶豫康碼都成了紅色。被賦背后頁面的紅碼注釋欄顯示,賦碼原因是碼上加碼“正在實施集中或居家隔離的入境人員”。
由于北京仍有中風險區,銀行許強的儲戶行程碼“帶星”。出發前,被賦背后他還特地向預定的紅碼酒店確認了這種情況下可以入住。他疑惑,自己在14天內只到訪過全域都為低風險的湖北省,也沒出過境,怎么就成了紅碼的“入境人員”?
他此行的目的,是到河南省銀保監局咨詢,自己在開封新東方村鎮銀行600萬存款無法提取的問題是否有了解決辦法。
自4月18日開始,河南部分村鎮銀行出現了取款異常,根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截至5月7日,在儲戶交流群中,有2900多人登記了各自的存款金額,合計已經超過12億元。
在被送到集中隔離點——距離火車站約3公里的青龍山莊后,許強遇到了四十多位和自己一樣被賦紅碼的人。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河南省內村鎮銀行的儲戶,陷入取不出款的困境。
在南方周末采訪的數位儲戶中,他們并不屬于按照防疫規定可賦紅碼的人群,鄭州當地對“紅碼”儲戶也沒有采取相對應的隔離措施。在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看來,相關職能部門明顯超出了履行法定職責的范圍和限度,侵害了個人信息權益。
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密切或次密接、境外高風險人員、高風險地區駐留人員,在《河南省健康碼賦碼規則(第二版)》中,可賦紅碼的對象包括以上幾類。
健康碼賦紅碼,也意味著無法自由出行,需在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或集中隔離。而在許強所處的集中隔離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