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
南方周末記者 顧月冰
南方周末實習生 殷晨浠
點評嘉賓: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 丁隆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 金玲
浙江外國語學院美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報復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 王沖
中東戰火再次升級。
“一枚以色列導彈已經襲擊了伊朗。相特”2024年4月19日,封口費刑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News)稱。事案世分
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報道,開審伊朗伊斯法罕地區、丨知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報復伊拉克巴格達地區和巴比倫省傳出爆炸聲。亂中朗普
伊斯法罕省有多個伊朗核設施,有序伊互其中包括納坦茲核設施。相特納坦茲核設施是封口費刑伊朗鈾濃縮計劃的核心。
以色列陸軍廣播電臺很快傳出消息稱,事案世分有以色列安全官員證實,開審以色列對伊朗發動了襲擊。
“伊朗伊斯法罕附近的核設施未受損害。”伊朗國家電視臺消息稱。
襲擊事件發生后,飛行追蹤網站Flight Radar 24的數據顯示,4月19日早些時候,至少有8架次航班在伊朗領空改道。
伊朗官方通訊社報道稱,伊朗多個省份上空的防空系統已經啟動,伊斯法罕、設拉子和德黑蘭等多個城市的航班已暫停。
半個月以來,以色列和伊朗緊張加劇,并迫使伊朗在4月1日疑似以色列襲擊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之后,發射了數百架無人機及導彈作為報復。
“如果以色列政權使用任何武力并侵犯伊朗主權,伊朗將毫不猶豫地行使固有權利,對其做出果斷和恰當的回應。”4月18日,伊朗外交部長侯賽因·阿卜杜拉希揚曾在聯合國安理會表示。
2024年4月19日,伊斯法罕,恐怖襲擊的消息傳來后,人們走在街上,在城市里度過他們的日常生活。(視覺中國/圖)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丁隆:
4月19日以色列襲擊伊朗,是對伊朗4月15日襲擊以色列的回應。這段時間,以伊兩國陷入了低烈度的暴力循環。它體現出明顯的巴以沖突外溢效應,伊朗加入戰局,相當于開辟了巴以沖突的新戰線。在未來,巴以沖突還將持續很長時間。
其一,一旦巴以停火,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及其內閣都將下臺,他和內閣成員將遭到政治清算。由于以國內民意,推進巴以沖突、消滅哈馬斯符合內塔尼亞胡的基本利益。
其二,伊朗回應以色列襲擊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一事,符合伊朗國家尊嚴和政權合法性。巴以沖突周邊的小范圍沖突持續。黎巴嫩真主黨是伊朗直接支持的,是伊朗抵抗軸心的核心成員,也是和伊朗關系最密切的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