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晚間,匯金農業銀行、出手工商銀行、增持再出中國銀行、大行建設銀行集體公告稱,隔年控股股東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匯金”)對其進行A股增持。匯金這距離中央匯金上次增持四大行已經過去8年。出手
按照10月11日收盤價計算,增持再出中央匯金此番對四大行增持金額約為4.77億元。大行
根據四大行公告,隔年此番增持僅為開始,匯金中央匯金將在未來6個月內(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名義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四大銀行。出手
中央匯金是增持再出成立于2003年的國有獨資公司,具有雄厚的大行資本實力,控股參股包括銀行、隔年保險、證券、綜合性機構在內的四大類近20家龍頭企業。
其此番增持四大銀行,在券商業內人士看來意義顯著,傳遞出穩定資本市場的積極信號,同時有望帶動銀行股重回中特估主線,繼而實現板塊節奏大帶小,地板推動天花板。
10月11日晚間,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集體公告稱,控股股東中央匯金對其進行A股增持,增持股份分別為3727.22萬股、2761萬股、2488.79萬股和1838萬股,并擬在未來6個月內(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名義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本行股份。
此次增持金額有多大?
按照10月11日收盤價計算,四大行合計增持4.77億元。其中,農業銀行最高為1.36億元,工商銀行次之為1.30億元,建設銀行約為1.17億元,中國銀行則為0.94億元。
中央匯金上次對四大行進行增資是2015年,彼時共計耗資近200億元。2015年,中央匯金對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的增持比例分別為12.55億股、10.14億股、18.10億股和4.97億股。
這也使得一些市場人士預計,此番中央匯金對四大行的增持僅為開端,后續增持比例或將進一步提升。
中央匯金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根據2023年半年報,其總資產和凈資產分別高達6.71萬億元和6.21萬億元。其經營業績同樣可圈可點,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236.15億元,營業利潤3166.07億元。
中央匯金出手增持四大行,市場影響不容小覷。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本次匯金公司的增持傳遞出穩定資本市場的積極信號。
首先,四大行盈利穩定而且分紅率高,但處于很低的估值水平。匯金公司增持彰顯了控股股東對于低估值、高分紅國有金融機構的信心;其次,四大行在上證綜指中的權重較大,持續增持有望對估值破凈但經營穩健且分紅率水平高的公司形成托舉,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最后,四大行扮演信貸投放“頭雁”作用,本次增持也有利于傳遞我國金融體系穩定性強的信心。
而在中信建投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馬鯤鵬看來,這將帶動銀行股重回中特估主線,繼而實現大帶小,地板推動天花板。
具體來看,他認為,四大行是銀行板塊的基石,對板塊整體景氣度有關鍵指向意義,更是銀行業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核心,對今日增持及未來增持意愿的主動公告,真金白銀進場,既是對銀行板塊的整體托舉,更是對銀行中特估的高度肯定。
其建議,要高度重視以大行中特估為起點的銀行板塊系統性重估。
馬鯤鵬將國有大行中特估看作實實在在邏輯支撐的系統性重估,認為其具有三大邏輯支柱:首先,國有大行房地產、城投等重點領域風險不高,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其次,歷史不良出清徹底,全口徑不良率已完全反映并消化當前估值隱含不良,且已見頂;再者,大行ROE已在底部,推動ROE回升的臨界點利潤增速離當前利潤增速非常近。
馬鯤鵬認為,一方面,當前宏觀經濟正處于企穩向好的關鍵拐點,宏觀拐點對更偏板塊beta的大行更有利。另一方面,今年大行中特估的板塊主線邏輯也有利于大行率先表現。因此,不同于以往先給板塊天花板估值錨,再帶動低估值的節奏,今年的節奏應該反其道而行之,先提升板塊地板估值,再推動天花板水漲船高。
2025-04-17 00:51
2025-04-17 00:34
2025-04-17 00:32
2025-04-16 23:46
2025-04-16 23:42
2025-04-16 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