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家里青島市的上同所學一位父親,在地方領導留言板上留下了這樣一條留言:“老大搖號進了一所小學,家里老二還得搖號才能進同一所小學,上同所學如果搖不上,家里就得進入兩所不同的上同所學學校。”他希望,家里青島盡快出臺類似“長幼捆綁”的上同所學政策。
8月11日,家里青島市教育局回復稱,上同所學將積極借鑒其他地市經驗,家里評估實行長幼隨學政策的上同所學可行性。
這條消息尤其引發家長群體關注。家里早在2022年4月的上同所學青島市兩會上,就有人大代表建議在義務教育階段由家長自愿申請長幼隨學。家里
長幼隨學意為多子女同校就讀,南方周末記者發現,目前已有一些地市有相關探索,明確在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階段,同一家庭的多個子女,如因搖號等原因無法在同一學校就讀,造成家長接送負擔,可由家長申請長隨幼或幼隨長,或長幼同調,由教育部門統籌至同一學校就讀。
2022年6月,浙江省教育廳下發通知,在全省范圍內試行長幼隨學政策。這是第一個以省為單位實施的省份。
通知下發的兩個月前,杭州兩會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均有人提交長幼隨學的議案提案。政策迅速落地無疑透露一個信號:國家人口政策調整之后,城市地區已經出現多子女家庭同校就讀的顯著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教育廳的通知也劃出明確的紅線:不得出現大班額。
游青青是杭州本地人,大女兒10歲,讀四年級。游青青婚后,一家住在公婆位于杭州西湖區的家中,大女兒也在那里上了戶口,在附近上學。
2016年,小女兒出生。隨著家庭條件逐步改善,夫妻倆在杭州市上城區天地實驗小學旁買下一套新房,2019年交付使用。
住進新房是在2019年4月,小女兒也到了讀幼兒園的年齡。搬新家的喜悅還未了,游青青的“噩夢”卻開始了。
小女兒的戶口落在新房,也就順理成章讀了新房附近的幼兒園。而已錄取到西湖區某公辦小學的大女兒,想要轉學到離新房最近的天地實驗小學,卻絕非易事。
這是一所熱門小學。上城區教育局局長項海剛介紹,該校址在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此后以出色的硬件條件和過硬的教學質量迅速贏得口碑,成為周邊家長的擇校首選。
2019年正是該校招生矛盾最突出的一年。校長王雷英回憶,部分被調劑到其他小學的家長集體撥打12345政務服務熱線投訴,“但是沒辦法,我們學校實在太滿了”。
因此,游青青的大女兒只能留在西湖區繼續上小學,與新房相距18公里。
丈夫在外地工作,日常接送由游青青和兩位老人負責。每天早上,游青青送小女兒去幼兒園,下午放學接回,開車到西湖區家里。遇到晚高峰,18公里的路要走上一兩個小時。
見大女兒的時間只有放學后。吃完晚飯,輔導一會兒作業,到了8點,就得開車帶小女兒回新家。這樣的日子已經過了三年。
(農健/圖)
但在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
多名培訓機構人員組織研究生考試作弊獲刑
身份證、退伍證、婚姻信息、家庭住址……當一個明星被“開盒”
武漢大學通報學生圖書館性騷擾事件:給予涉事學生記過處分
緬甸軍方宣布4月2日至22日臨時停火
高端家教與留守兒童,時髦機車與過期月餅丨人在職場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