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圖)
2023年8月的高校最后一晚,新學期伊始,專業左右著們秦嶺腳下一家農家樂里,熱門思悅正在和同學們慶生。還天剛掀開鍋蓋,浪潮里熱騰騰的高校鐵鍋燉雞香味撲鼻,鍋邊貼一圈玉米餅,專業左右著們肚皮挺得圓鼓鼓的熱門。正當大快朵頤之際,還天班級群突然蹦出一條消息——他們就讀的浪潮里專業即將停招。飯桌上,高校氣氛瞬間降至冰點。專業左右著們
思悅就讀于中西部一所理工類公辦本科院校。熱門雖屬“雙非”,還天該校的部分特色專業和重點學科在城市建設和工業發展領域卻頗有些名氣。思悅的專業不在其列,她是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2021級學生。該專業創立于2008年。
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來說,2008年是有標志意義的一年。那年,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教育部發布的《2008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稱,當年“漢語學習熱潮持續高漲,漢語國際傳播形成規模。2008年全球開設漢語課的大學有3500所,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韓國、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將漢語納入本國國民教育體系。”
據深圳《晶報》彼時的報道,“在國內教外國人漢語,每課時的收費大約在50-100元人民幣,即使兼職,每月5000-6000元的收入也可輕松獲得,而在外國教授中文的收入更是可觀。”同年《北京考試報》評論稱,對外漢語專業“就業領域寬廣”,“即使不做外教,還可以從事對外交流工作、出國繼續深造、考研等,也可到外貿機構、新聞出版以及外資、合資企業從事管理和語言文化傳播交流等相關工作。”
在此背景下,對外漢語(注:2013年,國家專業目錄中正式將對外漢語更名為漢語國際教育)成為那些年的熱門專業。可十余年過去,境況已然不同。
“即將入學的2023級將是我們專業招收的最后一屆本科生了,大家(2021級)要多幫幫學弟學妹啊!”向思悅他們宣布停招消息的正是該專業的創辦者。思悅還記得,那晚教授一連發了好幾條朋友圈,皆在感慨人生多有不測風云。
“好不容易高考完,大學才讀兩年,專業就停招了,”思悅同樣難以接受,她忐忑地給班主任發去私信。老師只是無奈地解釋,這是學校專業結構調整的結果。
2022年,該校曾入選本省第二輪國家“雙一流”培育高校,但最終未能在全國的角逐中脫穎而出,落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名單。據悉,第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主要為原有的985、211高校,能夠入選第二輪名單的新增高校,或許綜合排名不靠前,但必須有亮眼的優勢學科。公開信息顯示,新一輪“雙一流”建設中新增的35個建設學科中的8個就來自7所新增建設高校。某種程度上,“沒有新增一流學科,就無法入選雙一流。”
“雙一流”建設每5年為一個建設周期,不同身份屬性的學校在生均經費等指標上差距懸殊。為了實現屬性升級,高校需要根據自身特點和優勢,調整專業、學科方向和學術布局。在財政撥款預算緊縮的背景下,高校“必須勒緊腰帶過日子”,可能會將有限的資源集中于那些有望沖刺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的方向。
思悅所在的系共有7位老師,雖然老師們都很負責,但平日一些專業課仍需靠英語或中文系的老師兼職教學。從這個角度看,決策者因其“專業教學發展上的能力和資源瓶頸”而丟卒保車也不無道理。只是對局中人來說,能力與資源瓶頸并非全然為“因”,也可能是投入不足等多方因素的“果”。
即便作為學生,思悅也能感受到破局的無奈。“學校科研資源一直是向理工類專業傾斜。我們這些專業,師生到外省比賽的各種費用都是自理,獎學金設置的名額也會少很多。沒有必要的資源支持,專業要如何做出亮眼的成績呢?”
(陳志彤/圖)
這兩年,思悅所在的專業并非學校唯一舍棄的“卒”。2022年,該校的文化信息管理專業已率先被停招。在思悅看來,影響專業存亡的另一個核心“KPI(關鍵績效指標)”是就業率。2022年,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將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列為“紅牌專業”(即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
不過,雖被“標紅”,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并非過去幾年被撤銷最多的專業。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23年高招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高校共有925個專業點被撤銷,主要是一些不能適應社會經濟變化需求和就業率過低的專業。在2017-2022年被撤銷的專業點中,公共事業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服裝與服飾設計等5個專業是撤銷數量最多的。其中,1990年代末被正式收錄到《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居首,2017到2022年間共有110所大學撤銷了該專業。
2022年,蘇茜從貴州省一所二本師范類院校畢業,她的專業正是公共事業管理。找工作期間,她深刻地感受到此前同學們互相調侃的“天坑專業”并非只是段子。那幾個月,學校舉辦了多場大型聯合招聘會。可僅僅兩三次后,蘇茜便不再參加。
“貴州這邊,好工作就那么幾類。要么是學校來招老師,基本都要求師范生;本地酒廠也不錯,但多半是招化工與制藥、食品科學與工程類;還有一些公司招文員,都是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能看得上的崗位限制專業,我們根本報不了;不限專業的,要么公司名看起來就不大靠譜,要么就是工資太低,或者是銷售崗……就很尷尬!”
最終,她所在的班六十多人,通過校招入職的僅有三四個,工資待遇都不太理想。因為待業占比較大,當時學校還提供了一部分科研助理的崗位。2009年,金融危機次年,科技部、教育部等聯合印發了《關于鼓勵科研項目單位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若干意見》,首次明確提出鼓勵相關單位聘用高校畢業生作為研究助理或輔助人員參與研究工作。
2023年11月26日,江蘇南京林業大學考點,考生進場準備參加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4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新華社/圖)
據科技部數據,在蘇茜畢業的2022年,科研助理崗位就吸納17.9萬人就業,其中15萬人為應屆高校畢業生。蘇茜就有同學申請了這類崗位,月薪兩三千元,工作多是些辦公室雜務,合同期限最少半年,最多不超過一年。那位同學申請的初衷本是作為考研或考公前的過渡,可這份工作遠不如想象中輕松。那年末,同學考研失敗,至今仍在考公。
某社交媒體上一個題為“公管人,畢業后都去哪了”的帖子下,點贊最多的留言給出的建議是在校期間輔修法學或者中文相關雙學位,憑第二學位考公。
蘇茜沒能早點看到這個帖子,但殊途同歸。放棄求職后,她開始準備跨考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以下簡稱“馬理論”)的研究生。這是老師的建議——近年來許多大專職業院校都在招馬理論的老師,崗位相對充裕。但次年春天,蘇茜考研落榜,未能如愿。和一些研究生朋友聊完后,她放棄了“二戰”的念頭。考慮到就業趨勢,“早占蘿卜坑”才是上策,蘇茜果斷踏上了考編路。
然而,這個聽起來似乎專為培養公務員而打造的專業,實際能報
垂死的波音,拿下了美國六代機的訂單丨軍事
炒包菜絲怎么做好吃
69和70是什么意思梗
腸粉怎么炒才好吃
最高法審委會專委劉貴祥:助力民企破解融資難融資貴
大司馬廳長什么梗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