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拍攝的胖鳴沙山月牙泉。新華社記者郎兵兵攝
中秋月圓夜將至,賞月勝地前往甘肅敦煌的敦煌游客不難發現,作為我國著名的月牙中秋賞月地,以彎如新月而聞名的泉變鳴沙山月牙泉變“胖”了,變得豐滿圓潤起來,胖形同“初八初十的賞月勝地月亮”。
四周綿綿沙山環抱,敦煌月牙泉委身山底。月牙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服務中心主任李瑛介紹,泉變近年來月牙泉平均觀測水位穩步回升,胖至2021年突破3米,賞月勝地近兩年穩定在3.2米左右。敦煌目前,月牙月牙泉水域面積穩定在27.45畝。泉變“消瘦的月牙形狀日漸豐滿。”
“由于周邊區域環境持續改善,今年月牙泉完全是靠地下水位抬升形成現有水域面積,沒有采取直接補水措施。”李瑛說。
面對月牙泉的變化,當地人形象地做了個比喻:過去的月牙泉,看上去像細細的月牙,如同“初四、初五的月亮”;今天的月牙泉由“瘦”變“胖”,圓潤豐滿,形同“初八初十的月亮”。
1987年拍攝的月牙泉。新華社記者陳思禹攝
月牙泉水面之下,飄動著叢叢水草,將泉水映襯得更加湛綠。與人比肩的蘆葦蕩隨風招搖,再向外是一片小濕地,已被人工圍欄保護了起來。李瑛介紹,在每年8月至10月,隨著日照時間縮短,蒸發量減少,在風力的作用下,月牙泉東西兩側都會有水外溢。
2024年8月24日拍攝的鳴沙山月牙泉。新華社記者梁軍攝
然而,過去一段時間千年古泉日漸消瘦,曾面臨消失的危險。由于人類生產生活影響,這里區域水位大幅下降。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這泓清泉湖面水位逐年下降,到20世紀90年代末一度露出湖底,最低時水域面積僅2.56畝左右。
1998年,有關部門進行月牙泉成因及地質環境惡化綜合治理的勘查工作,搶救“沙山抱泉,泉映沙山”這個世界上獨有的沙漠奇觀。新華社記者武斌攝
為此,當地在距離月牙泉5公里的地方,實施了月牙泉恢復補水工程,通過修建低壩回灌工程,加大地表水的入滲補給,同時限制月牙泉區域內的地下水開采,抬升月牙泉上游重點地帶的地下水位,緩解周邊地下水位下降趨勢。
為監測周邊風沙對月牙泉造成的影響,科研人員還用先進技術手段對沙山形成發育進行動態過程監測,通過計算機數字化解析處理,建立沙山形成演化動態數據庫及數字地形模型,日復一日地守護月牙泉。
2021年7月5日拍攝的月牙泉補水工程的滲水場。新華社記者劉詩平攝
月牙泉是由敦煌綠洲地下水補給形成,加上三組風向交互發力,把山坡下的流沙往上刮,造成沙不掩泉的奇觀。“因此,恢復月牙泉水域面積不僅要補水,還需要保持自然條件下風的動態平衡。”李瑛說。
據民間傳說,月牙泉曾經是西王母瑤池舉辦蟠桃盛會的地方,敦煌當地的老百姓至今保留著月圓之夜“登高望月”的傳統習俗。今年中秋節,景區將舉行萬人星空演唱會中秋節專場、飛天仙子游園、詩歌朗誦以及“歌唱月亮共慶團圓”等系列活動。
在秘魯的沙漠與海洋之間騎行
國慶出行沒搶到票?這些方式可提高購票成功率
汕尾如何“握手”高鐵經濟時代:擁抱文旅融合發展
國家廣電總局:分三個階段全力推進電視“套娃”收費問題治理工作
57城公共空間體驗榜2024:空間里的松弛感,哪些城市能給你?
鐵路12306嗆聲“搶票神器”:高鐵一票難求還會長久嗎?丨快評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