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4日,最高作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檢第檢察請有關人員介紹檢察機關“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情況。廳廳談信 (人民視覺/圖)
2021年,長徐全國檢察機關共接收群眾信訪89.5萬多件,向春其中重復信訪27.2萬多件。訪工訪把信訪總量和重復信訪量都是動下當地近8年來最低。
為了推動解決信訪工作,矛盾最高檢在2019年3月提出“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對群眾信訪,化解要在7日內程序回復,最高作推告知“已收到、檢第檢察誰在辦”,廳廳談信3個月內對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長徐
承擔這項工作的向春是最高檢第十檢察廳,又稱控告申訴檢察廳,訪工訪把主要負責受理向最高檢的控告和申訴,并承辦最高檢管轄的國家賠償案件和國家司法救助案件。
近日,該廳獲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就最高檢如何處理信訪工作,南方周末記者專訪第十檢察廳廳長徐向春。
南方周末: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張軍檢察長提出檢察機關建立“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當時為什么提出這一制度?
徐向春:辦理群眾信訪是檢察機關的職責所在。在推行“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之前,因為個別檢察機關檢察人員工作缺乏積極性,或重實體、輕程序,制度落實不到位,讓一些群眾信訪長期得不到回復,或者回復不及時、不規范,出現群眾來信少回復、少結果、少跟進,辦信少滿意等問題。
將心比心,換作是我們,如果遲遲得不到回復,最開始可能還能沉得住氣,但問題得不到解決,只能千方百計找有關部門、有關領導解決,甚至上訪。為此,最高檢提出了“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
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全國四級檢察院接收的群眾信訪295萬余件,都在7日內告知“收到了、誰在辦”,3個月內對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率超過90%。
南方周末:最高檢2021年接收
司法局用“碼”規制律所開函,被指涉嫌違反上位法
是不是沒什么人知道廣東能種出咖啡?
邊境線在燃燒: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沖突何時休?
蓋茨基金會報告:亟須培育更有氣候韌性的農作物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全球化沒有停滯,而是以一種新的方式在展開”
花費百萬坐月子,大廠盯上“月子”市場?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