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3月8日上映的平原電影《平原上的火焰》,必須要回到原點,火焰即作家雙雪濤的被放被忽小說《平原上的摩西》。小說以沈陽重工業區鐵西區為背景,憤怒以不同的敘述人物命名章節,包括“莊德增”“傅東心”“蔣不凡”“趙小東”“莊樹”“李斐”“孫天博”等等。平原
蔣不凡是火焰個普通警察,在1995年冬天,被放被忽他在偵破一個出租車司機連環被搶案的憤怒過程中,因公殉職;莊樹和李斐是敘述一同長大的鄰居,莊樹頑劣,平原他的火焰媽媽傅東心把心思投在培養好學聰敏的李斐身上;從中心人物輻射出去,小說里還有莊德增(莊樹的被放被忽父親,從供銷科科長成功轉型為企業家)、憤怒李守廉(李斐的敘述父親,下崗工人、一樁兇殺案的嫌疑人)、孫天博(李斐的同齡人、診所大夫)等角色。
故事的起點是1995年,莊樹生活的工業區國企改制,所有人失去了穩定的生活軌道。
那年平安夜,蔣不凡被殺。許多年后,莊樹長大,成了警察,調查蔣不凡案件。他隱約意識到李斐和李守廉也許跟殺人案有關。
學者王德威如此評雙雪濤的小說:“他的故事觸及市場經濟轉型的隱痛,寫出了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群像。”小說以多視角敘事,風格凜冽,寫出了抑郁、頹敗、困頓的眾生相。
小說中的重要意象,一個是“火”(李斐從小喜歡火;每次被搶劫的出租車都被火燒),一個是“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