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傳統建筑與國貿現代建筑交融。十年更迭 (視覺中國/圖)
一座城市的世界市命競爭力如何體現?答案離不開城市資源、城市產業、強的企業城市環境、中國城市治理和城市戰略。故事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Michael E.Porter)曾在《國家競爭優勢》這本書中提出“國家競爭力”的超級概念。他認為,誕生的城國家競爭力集中體現為產業在國際市場中的十年更迭競爭表現,并指出這一概念同樣適用于地區和城市。世界市命
如果城市競爭力的強的企業核心與產業不可分割,世界500強企業就是中國城市競爭力最集中的體現。正如華為、故事騰訊之于深圳,超級東風汽車之于武漢和十堰,誕生的城無不體現了超級企業對一座城市的十年更迭重要性。
進入更微觀的視角,企業的競爭力如何體現?邁克爾·波特曾提出著名的五力模型,將企業的競爭力分為買方議價能力、賣方議價能力、進入壁壘、替代品威脅以及現存競爭者之間的競爭。
產業既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和城市必然密不可分。但是城市與企業的競爭力區間并不重合,而更像兩個橢圓之間的交集,既相互重疊,又并不唯一。
如何找到城市與企業的重疊部分?中國的超級企業誕生又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世界500強企業能為一座城市帶來什么?更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在一座城市種下超級企業的苗子?
世界500強企業數量是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營商環境研究的重要指標,研究團隊按不同城市、行業,對2013年至2023年10年間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進行橫向、縱向梳理,并在文獻閱讀和調研的基礎上,嘗試對這一問題做出回答。
(馮慶超/圖)
(馮慶超/圖)
十年,漫長又短暫,能否衡量城市和企業的發展?答案是必然的。
人類文明數千年歷史,現代技術的發展僅有三百年;深圳從小漁村發展到國際化大都市,不過四十余載;小米從創立到成為世界500強企業,用了不到十年。
十年,中國增加了47家世界500強企業,數量高于排名第三的日本(41家)的總量。2019年和2021年中國世界500強企業增量最大,分別增長了9家和10家。2019年是逆轉之年,在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增加至129家,歷史上首次超過美國(121家)。
2023年,中國共有142家世界500強企業,已經連續5年位居世界各國之首。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中國上榜企業數量出現近15年首次下滑,比上年減少3家,退出企業集中在保險、制藥、貿易和金屬產品領域。
不同的年份增加的世界500強企業所屬的產業各有特色,這些變化同時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注腳。
①互聯網之年:新舊零售業更替
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增長的主戰場在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南京、杭州、深圳、佛山各增加了1家世界500強企業。這一年也是互聯網之年,騰訊、阿里巴巴上榜,加上2016年首次上榜的京東集團,全球6家超級互聯網服務企業中,中國和美國各占一半。
騰訊、阿里巴巴的上榜,預示著中國新舊零售業完成徹底更替。
2014年,中國老牌零售業巨頭百聯集團退出世界500強榜單。隨之而來的是中國線上消費市場的火熱。2014年,京東在美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2015年,天貓“雙11”成交總額定格在912.17億。與此同時,以微信為主陣地的“微店”悄然生長。
與此同時,東部沿海城市也構建起了完整的電子商務物流網絡,江浙滬“包郵區”開始名聲大噪,逐漸成為互聯網消費者心中的白月光。此時,浙江省的幾何中心義烏在全國大眾電商創業活躍度中名列前茅,為其成為“世界小商品之都”奠定了基礎。
時至今日,世界互聯網生態依舊在不斷更迭。
2023年上榜世界500強的互聯網公司增加至8家,中美依舊各占半壁江山,其中,Facebook變更為Meta Platforms公司,美團和Uber均是首次上榜。
②貿易與船務之年:中國外貿“由量轉質”
2018年中國世界500強企業的增長,依舊集中在東部地區。中西部城市鄭州、烏魯木齊,開始出現世界500強企業的身影。這一年也是貿易、船務之年,中國貿易行業和船務行業都增加了2家世界500強企業。
2017年,中國外貿進出口實現了14.2%的快速增長,結束前兩年的負增長。這也是中國外貿“傳統競爭優勢”與“新競爭優勢”轉換的階段性成果。
2015年,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該文件指出,要大力推動我國外貿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由量轉質”的改革早在2014年拉開序幕,新常態的提出是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開始,這也意味著中國經濟已進入一個與以往高速增長期不同的新階段。
2018年中國世界500強增加的兩家外貿企業分別位于廣州和廈門,均是民營企業。2017年,廣州外貿進出口總額較上一年增長13.7%,其中一般貿易占比45.2%,高于加工貿易的21.89%,廣州由“外資企業+加工貿易”向“民營企業+一般貿易”轉變的趨勢明顯。
在接下來的2019年,中國世界500強企業的增長迎來次高峰,這一年發力的城市集中在京津冀地區和長三角地區。小米集團和格力集團也在這一年正式進入世界500強企業之列。
③短暫的輝煌:房地產行業去金融化攻堅
2021年是近十年來中國世界500強企業增長的最高峰。北京、杭州、廣州分別增加了4家、3家、2家世界500強企業,成都也在這一年開始嶄露頭角。
此外,房地產行業在2021年增加了
2025-04-17 01:28
2025-04-17 01:22
2025-04-17 01:09
2025-04-17 00:45
2025-04-16 23:40
2025-04-16 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