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0日,施行廣州市某小學家庭教育宣傳周系列主題活動。個月 (視覺中國/圖)
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已近五個月。案例
2022年5月12日,集中家庭教育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涉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情況及六起典型案例。領域自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進法(下稱“促進法”)正式施行以來,促進長北京法院少年法庭先后在71件涉未成年人案件中開展了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法處罰
前述六起典型案例,施行分別是個月發出北京首份家庭教育令的張某某盜竊案,以及王某盜竊案、案例李某訴張某變更撫養關系糾紛案、集中家庭教育李某離婚糾紛案、領域徐某猥褻兒童案、促進長張某訴某公司網絡服務合同糾紛案。法處罰
南方周末記者梳理公開信息、施行判決書,除西藏外,各地均有將促進法作為判決依據的案例,且案件基本集中在未成年人犯罪、離婚糾紛、撫養權變更這三個領域。
促進法的一項重要立法原則是“社會協同”,以法律條文形式對社區居委會、村委會、中小學幼兒園、早教機構、醫療保健機構甚至圖書館、博物館等機構都提出了相關配套要求。公開信息顯示,各地也在進行一些社會協同方面的探索。
有受訪者認為,推進家庭教育不單單是法律上的懲戒,對家長的指導培訓尤為必要,“再處罰家長還是不懂,那還能怎么處罰呢?”
全國人大法工委曾表示,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初衷是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
促進法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發現未成年人存在嚴重不良行為或者實施犯罪行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不正確實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根據情況對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并可以責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
2022年1月6日,促進法施行后的全國第一份《家庭教育令》(下稱“教育令”)由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發出(詳見南方周末報道《“家事變國事”:首份家庭教育令發出,“依法帶娃”照進現實》)。
那是一起撫養權變更糾紛。原告胡某與被告陳某協議離婚時約定女兒由陳某撫養,后陳某再婚,帶著女兒搬家,孩子兩個星期未能上學。胡某知曉后,通過找全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