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樓市賈康、松綁劉磊(從左到右)。居民加杠 (受訪者供圖/圖)
2022年以來,愿意在“房住不炒”前提下,樓市提振住房消費成為樓市調控主基調。松綁
據互聯網房產中介平臺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數據,居民加杠截至5月26日,愿意超120個城市祭出樓市松綁調控政策,樓市頻次超210次,松綁僅5月單月就調控93次。居民加杠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下稱NIFD)發布的愿意《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杠桿率報告》顯示,2022年一季度住房貸款同比增長9.3%,樓市增速降至近十余年來最低。松綁
央行公布的居民加杠金融數據顯示,2022年2月以按揭房貸為主的中長期貸款減少459億元,這項數據自2007年開始統計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4月,住房貸款再次出現負增長。
與住房貸款相關的重要指標是居民杠桿率,即居民部門貸款余額與名義GDP之比,它代表了居民部門的負債水平。上述NIFD報告顯示,在宏觀杠桿率大幅上升4.4個百分點情況下,2022年第一季度居民部門杠桿率下降了0.1個百分點,從2021年末的62.2%下降至62.1%。
住房貸款負增長,居民杠桿率不升反降,中國居民還有能力和意愿加杠桿嗎?
南方周末記者就此采訪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上述NIFD報告執筆人、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秘書長劉磊,共同探討中國居民杠桿率里的秘密。
南方周末:NIFD發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杠桿率報告》顯示,中國居民杠桿率持續七個季度在62%的水平上微幅波動,超過德國和日本,在全球處于什么水平?
劉磊:NIFD、BIS(國際清算銀行)、央行都統計過居民杠桿率,三個口徑有細微差別。無論按照哪個口徑,對居民杠桿率整體水平、發展趨勢的判斷沒有影響。從NIFD的數據來看,中國現在的居民杠桿率在全部國家的平均水平之上,在發展中國家里是中等偏上水平,跟發達國家比是中等偏下水平,低于美國、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
中國經濟體量比較大,居民部門杠桿率更適合和發達國家進行比較。而且中國的金融發展程度更靠近于發達國家,尤其是居民部門。一些發展中國家由于金融業并不是太發達,更多地類似于中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水平,銀行體系主要是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