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吒封四川成都,大獲市民在成都雙子塔“打卡”哪吒電影雕像(視覺中國/圖)
2025年春節檔的成功電影中,《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與《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封神2》、預期《哪吒2》)值得被放在一起說說。吒封有趣的大獲是,兩部電影都與《封神演義》相關,成功都有截教、預期闡教背景,吒封還有一些重合的大獲角色,比如哪吒,成功比如申公豹。預期
在它們的吒封前作《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以下簡稱《封神1》)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1》)里,情節上、大獲主題上都出現了子對父的成功反抗。《封神1》,是姬發對殷壽及大商的“叛變”;《哪吒1》,是哪吒和好友敖丙對天命的頑抗。這種反抗精神成為了兩部電影劇作上的諸多優點之一,也讓作為觀眾的我對續集保持好奇,在《封神2》和《哪吒2》里,主創會如何延續這個主題?
《封神1》通過近兩個半小時的敘事,讓姬發(歷史上的周武王)完成了從慕君者到弒君者的轉變。
姬發的成長線就像神話史詩里的主角一樣。他從少年時期即是追隨殷壽的質子軍團中的一員,對征戰沙場、孔武有力的殷壽是仰望的。比起他那生性謙和、喜耕田善占卜的生父西伯侯姬昌,殷壽才是姬發選擇的精神上的父親。
然而,幾個關鍵事件讓姬發對殷壽代表的無上權力產生懷疑。
殷壽成為商王后,在朝歌大殿上,令包括姬發在內的四位質子殺死他們的生父四伯侯,可取而代之,得其爵位。四個人作出了不同的選擇:想要刺殺殷壽的鄂順,和父親南伯侯都被殺死;野心勃勃的崇應彪手刃其父,成為北伯侯;姜文煥的父親東伯侯自盡,替兒子作出選擇;姬發是猶豫的。
為了私心的殺戮不同于戰場上的殺敵,缺乏正當性,與姬發樸素的情感道義相悖。他面臨的考驗是,是要選擇有血緣關系的父親,還是給予他權力承諾的大王?
這次考驗以西伯侯因占卜大商命運、被關進大牢告一段落,姬發仍然是殷壽忠心的仆人。但接著,他的好友殷郊欲除狐妖而不得,自己成為階下囚,殷壽是非不分,要殺殷郊;加之殷壽弒父弒兄、讓大商遭天譴的傳聞,更讓姬發的懷疑深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