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有個結果。億往事”作為恒天天輝共同繁榮二號私募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恒天天輝二號基金)的中植投資人,張明(化名)說:“寫的系基投訴書已經寄給了證監會和基金業協會,還收到證監會的金整反饋。”
張明提及的恩怨《投訴書》是指,其在2017年2月份購買的億往事由北京恒天明澤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天明澤)銷售、恒天中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天中巖)管理的中植恒天天輝二號基金,已于2021年3月3日到期,系基目前已超出基金到期時間半年多,金整但基金管理人尚未按合同約定返還投資人本金和收益。恩怨
與此同時,億往事和張明有著同樣遭遇的中植幾十名投資人,也在進行投訴,系基事項涉及“欺詐發行”、金整“向非合格投資人募集資金”、恩怨“ 披露虛假信息欺騙投資人”等八宗罪。
“更讓人糟心的是,突然出現一家寧夏順億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夏順億)來接盤。”另一名恒天天輝二號基金投資人發出疑問:“恒天公司是真心誠意的兌付部分投資款嗎?”
1月7日晚間,中植集團官微發布消息稱,旗下四家獨立基金銷售公司,即恒天明澤、北京植信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唐鼎耀華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北京晟視天下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整合為北京中植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植基金)。
目前,中植系擁有信托、保險、租賃、期貨、公募、私募等多個金融牌照,其龐大的資本帝國資產規模號稱上萬億。
中植集團還表示,未來中植基金將統一對外銷售公募基金類、私募證券類等標準化產品,而私募股權基金和非標類產品則仍在原有財富管理公司旗下。
那么,已經逾期的恒天天輝一號、二號基金,以及嘉金、嘉星系列私募基金等多個產品的兌付問題仍將未解,成為中植基金成立后的隱秘一角。
2017年3月3日,恒天天輝基金完成募集,正式成立,產品聚焦于貧困縣企業綠色通道IPO賽道。
產品推介書顯示,恒天天輝基金由恒天中巖管理,恒天明澤銷售。恒天中巖(包括天輝一號和二號產品)作為有限合伙人(LP)出資4.71億元。
上海濯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濯瑞)作為普通合伙人(GP)計劃出資0.79億元,共同投資上海京福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簡稱上海京福),資金投向包括科爾沁牛業、宏盛錦盟硅業以及巨鵬食品等三家公司。
圖片來源:恒天財富產品推介書
遺憾的是,恒天天輝私募基金重倉入股的科爾沁牛業和宏盛錦盟硅業項目業績走勢不及預期。
2019年9月,科爾沁牛業大股東新三維被要求向上海京福支付回購費用3.2億元和回購利息4.4萬余元。
2021年,有投資者透露,恒天表示科爾沁牛業債務總額規模龐大,新三維因自身有債務問題,不具備回購能力,其持有的商標和股權的估值缺乏確定依據,無法進行拍賣轉讓進行變現。
這也就意味著,科爾沁牛業股權回收不具有可行性。
同一時期,宏盛錦盟硅業也走到了破產邊緣,實際控制人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據悉,該標的是接手了與九鼎原本對賭失敗、被出讓的錦盟硅業的股份。2014年,宏盛錦盟硅業實控人和錦盟集團與九鼎投資對賭失敗,無力履行與對賭協議,而后,上海京福介入,接手了九鼎投資手里的錦盟硅業的股份。
由于上海濯瑞未出資到位,九鼎方面要求執行上海京福的資產。現如今,多方僵持,上海京福仍未按協議支付剩余款項。
按照合同約定,該私募產品的投資期限為“2+1+1”,即2年投資期、1年退出期和1年延長期。
2021年3月3日,基金已到期,但是眼下,基金管理人尚未按合同約定返還投資人本金和收益。
在投資人和恒天僵持不下之際,一家名為寧夏順億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出來接盤。
愛企查資料顯示,寧夏順億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于2015年成立,是一家地方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股東單位包括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六鑫木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碧景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5家機構。
據《恒天天輝私募投資基金份額轉讓協議》顯示,協議簽署后,順億資產直接將相應轉讓價款分四次劃入甲方銀行賬戶。
首次兌付在協議生效后的15個工作日內,兌付金額為原始投資成本的12%。其而后,在協議一年后,二年后和三年后分別兌付原始成本的10%、10%和21.04%。
三年累計兌付原始投資本金的53%左右。
但是,據投資人透露,在這之前,他們需要簽訂放棄一系列權利的協議,包括但不僅限于:放棄對恒天和受讓方在法律、監管方面的任何賠償和其它權利主張、不得對外界披露任何有關和解、轉讓協議內容等。
多名投資人表示,對接盤方順億資產的實力存疑。
事實上,在恒天明澤負責銷售產品之外,恒天財富旗下恒天中巖參與到恒天天輝產品的管理。
據產品推介信息,恒天天輝產品在存續期內,業績比較基準是年化8.1%,按年分配,客戶在最后一年獲得基金層面超額收益的80%,恒天方面作為管理人可收取基金層面20%的超額收益。
此外,投資人還需支付每年1%的管理費、托管費0.01%以及估值外包等費用。
據介紹,恒天方面對收取20%收益進行了解釋,表示是因為恒天參與到整個產品的架構、與大股東的談判,以及最終股份的確定上,恒天不再僅承擔銷售的義務,還承擔了投資管理的義務和責任。
此外,還引入了GP上海濯瑞,恒天公司認為,在上海京福層面,上海濯瑞作為GP為本基金作為LP提供“安全墊”,GP用本金來作為保證使LP可以先行收回投入的本金,并獲得一定比例的固定投資回報。
但實際上,上海濯瑞資產作為GP未完成出資義務。
對此,北京初亭(蘇州)律師事務所李琨律師認為,多層嵌套主要為了規避投資范圍,減少受托機構管理職責,但這樣會導致投資者權益保護難度進一步加大。
作為中植系銷售規模最大的獨立基金銷售公司,恒天明澤位列行業百強。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恒天明澤的股票與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排名第60位,規模為77億元,非貨幣保有規模為101億元。
來自恒天財富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恒天明澤私募證券保有規模突破520億元。
1月7日晚間,中植集團發布公告稱,旗下恒天明澤、北京植信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唐鼎耀華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北京晟視天下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四家獨立基金銷售公司的整合完成。四合一后的中植基金由注冊資本由5000萬增加到3.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新成立的中植基金實際為原恒天財富旗下北京恒天明澤基金銷售有限公司,2022年1月5日,北京恒天明澤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更名為北京中植基金銷售有限公司。
中植基金表示,未來,中植基金將統一對外銷售公募基金類、私募證券類等標準化產品。
這也就意味著,私募股權基金和非標類產品仍在原有財富管理公司旗下,這些存量產品將如何兌付,問題依舊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