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R首批減排量完成登記,暴露其中不少是陽光海上風電項目。視覺中國|圖
2025年3月6日,批減排量首批9個CCER項目的完成減排量終于在指定注冊登記平臺完成登記,業界對此期待已久。登記
CCER是各環“核證自愿減排量(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的縮寫,包括林業、節都能源工業(光熱發電、暴露海上風力發電等)等類型,陽光可用于抵消碳排放。批減排量截至2025年3月6日,完成自愿碳市場已公示項目78個,登記其中通過審核并登記的各環項目14個,預計計入期內總減排量5732萬噸。
“我們遵循寧缺毋濫的原則,嚴格審核項目和減排量質量。”國家氣候戰略中心總經濟師張昕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該中心為生態環境部直屬單位,負責CCER項目注冊登記和方法學等規范制定。“我們同樣期待了很久,希望能讓更多真金白銀的收益真正流入綠色低碳行業。”
張昕稱,這些CCER項目中,有的在公示環節收到了大量公眾意見。一些共性問題在方法學和政策文件中已經作出了明確規定,但一些項目業主、開發機構、審定與核查機構等的理解存在偏差,在其自主公示的材料中出現一些低級錯誤,引起外界關注。
CCER項目公示收到了不少公眾意見反饋,其中造林碳匯項目存在的共性問題最多。例如,林權證明材料無效或缺失、土地合格性問題、碳層劃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