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4年4月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至今,朱睿正開注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當企的社發展已經走過了30年的歷程。30年來,始關生中國互聯網行業從零起步,產會創不斷成長,價值深刻影響了民眾的朱睿正開注人日常生活,不僅涌現出多個在全球有重大影響力的當企的社互聯網巨頭,整體也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和經濟結構優化的始關生重要驅動力。
互聯網行業在其誕生之初,產會創就有著通過技術創新解決社會問題的價值天然屬性,在30年的朱睿正開注人發展過程中,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當企的社社會責任意識不斷加強,越來越多地通過有意識的始關生社會創新致力社會問題的解決,在創造社會價值的產會創同時,也獲得了企業自身的價值良性成長。
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開設“互聯網企業社會創新30年”專題,希望對互聯網企業社會創新議題進行深入解讀。我們此次訪談了長江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ESG及社會創新中心主任朱睿,與她就互聯網企業開展社會創新的現狀、發展脈絡、獨特性等問題進行對話。朱睿提出:“當企業真正開始去關注人的時候,就會產生有價值的社會創新。”
南方周末:總的來講,你對互聯網行業的社會創新給予什么樣的評價?
朱睿:我用四個字來概括:精彩紛呈。我覺得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社會創新是非常可圈可點的,它的確發揮了互聯網本身的特性,就是它的連接功能,讓很多本來是孤立的個體或團體的智慧,能夠通過互聯網的屬性放大,從而對社會問題進行規模化的解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南方周末:互聯網企業開展社會創新是否有明顯的時間節點,他們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之下開始社會創新的,促使他們開展社會創新的因素有哪些?
朱睿:在我看來,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社會創新有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一個是2007年,標志性事件是騰訊成立企業基金會,這是中國互聯網史上第一家企業基金會。
當時為什么會出現這個事情呢?騰訊那時已經成立了近十年,掙了很多錢。當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開始思考社會責任的問題了,能力越大,越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所以騰訊就成立了企業基金會,而且明確表示每年要拿出一定的利潤轉給基金會,探索用互聯網的方式去解決社會問題。所以我覺得2007年是一個標志性的時間點。
當然,就像我們做任何事情,互聯網企業的社會創新也是一個摸索迭代的過程,騰訊也經歷了一些波折和挑戰。最初他們也是做捐贈,比如給學校捐物資等等,后來卻發現,東西捐了之后學校并不一定用得上,而且硬件確實已經建得很好,但學校真正缺少的其實是老師,是軟件。
經過一系列的摸索,他們找到了非常好的方式,比如說后來成立網絡捐款平臺,推動中國的人人公益,后來又做“為村”項目,通過互聯網把鄉村與外面的世界連接起來。我覺得他們慢慢找到了感覺,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去解決社會痛點問題,并逐步形成體系。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看到更多的企業在行動,比如百度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幫助父母尋找失散多年的兒童,阿里也推出了團圓計劃等等。從2007年到2017年,經過十年左右的時間,我們看到以BAT為首的互聯網企業開始用他們的方式去開展社會創新。
第二個重要的時間點就是2017年,這個時間節點其實也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互聯網企業的創新很多當然都是有正向意義的,但也不排除有時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2017年那段時期,媒體上出現很多有關孩子沉迷網絡游戲的報道,家長紛紛對游戲開發企業表達不滿。
當類似的事情影響變大時,社會輿論就會要求互聯網企業不僅僅是創新,而且要向善。這也是為什么我會強調“商業向善”的理念,所謂“商業向善”是企業要真正用你的核心能力去解決實際的社會問題,在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創造商業價值,而不是在掙了錢之后再去捐錢。也就是在2017年左右,我們看到大的互聯網企業開始有意識的去考慮謀求健康、可持續性的發展,在義和利之間做到重要的平衡和取舍。
南方周末:與其他行業相比,互聯網企業開展社會創新的獨特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朱睿:我覺得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百花齊放。為什么說百花齊放呢?因為互聯網技術本身的屬性,可以讓很多人去創新,不管是個體還是群體,這樣就會產生很多不一樣的想法,但凡我們可以釋放大家的思想,但凡我們可以讓每個人都去發揮他的能量的時候,你就會看到百花齊放。
百花齊放也帶來了互聯網行業社會創新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非常有趣。他們有各種各樣的創意,呈現出非常有趣的、多元化的方式,很多時候會讓你覺得,哇,太聰明了!真的是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還有一個特點,我覺得它的可塑性很強。因為互聯網的技術創新,門檻其實沒有那么高,很多人都可以去做,做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方向,當需要做修改、調整時相對也比較快,所以我覺得它的可塑性比較強。
總體而言,我覺得互聯網行業的社會創新,首先是百花齊放的,因為技術本身讓每個人可以實現他希望去創新的內容,也恰恰因為百花齊放,所以它非常有趣,而且可塑性強。
南方周末:是否有一些讓你印象深刻的案例?
朱睿:案例很多,我可以舉幾個例子:
像騰訊、阿里巴巴這樣的巨無霸企業,他們的社會創新是利用科技連接每個人的特性,使得一些之前不能解決的問題得以解決。典型的例子就是騰訊的互聯網捐助平臺,它設計了一個很巧妙的三角形的模式:需求方可以發布需求,有錢的企業和個人可以直接捐錢,沒錢的人可以捐行動或者捐時間,企業買單,然后企業再把錢捐給需求方。騰訊做的事情是搭建平臺,真正做到連接多方,這個平臺上絕大部分的捐款都是來自小額捐款,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人人公益的進程。
螞蟻集團推出的螞蟻森林,促進大家去做低碳環保的事情,比如出門不開車而是坐地鐵,你就可以在螞蟻森林上得到“綠色能量”,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你就可以去種一棵樹,他們有非常負責的團隊實時監控,真的去種樹,我覺得這個創新真的很有趣,它讓做好事變得不再枯燥。
最近我又看到了一個很好的創新案例,就是高德的輪椅地圖,它是一種推動無障礙服務的創新。在高德地圖里放入了輪椅版的模式,你如果搜索輪椅地圖的話,就會切入另外一個界面,它可以給你指示,從A地到B地坐輪椅怎么走。我們平時在外面很少看到輪椅使用者,很少看到盲人出現在街道上,這并不是因為他們不存在,而是因為他們出不來,因為我們的設施、應用不足以讓他們安全出行,我們中國注冊的就有8000萬殘障人士,互聯網企業能做這樣的事情,我覺得特別好。
滴滴也推出了無障礙服務,如果你是一級視障,你可以在滴滴APP上認證,成為滴滴的無障礙用戶。你打車時會享受優先派車的服務,司機會把視障小伙伴扶上車,到地點后再把他送下車,找到他最終要去的地方。
這些案例是如何產生的呢?我們的研究發現,當一家企業開始真正去關注人,然后就會去做以人為本的事。滴滴的案例就來自他們有一個員工是盲人小伙伴,所以就發現了這樣的痛點。而高德輪椅地圖,最早也是因為他們內部有一名坐輪椅的員工,抱怨說自己用不了高德地圖,高德就開始考慮為員工解決這個問題,后來又自然地想到,既然能為員工解決,那為什么不能為社會上更多的人去解決這個問題呢?
所以,當我們真正地開始關注人、關注環境時,自然而然就會去做一些真正有價值的事情,而這樣的創新,我覺得是特別有感召力的。
南方周末:互聯網行業的社會創新目前處于什么樣的階段,初級起步還是相對成熟?判斷依據是什么?
朱睿:我覺得它處在一個發展期。比如一個產品的發展階段,會有早期開始,然后中期是發展,之后是成熟期,再到后來就是衰退期了。我覺得互聯網行業的社會創新,現在應該處在一個上升的發展階段。
就像我剛才講過的,它是一個百花齊放的狀態,生命力非常旺盛,迭代也很快,不斷有“死去”的企業,同時也會有新的企業出現,然后新的企業去迭代,去轉換模式。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其中會出現一些問題,良莠不齊,所以我覺得它是處在一個發展期。
南方周末:互聯網行業的社會創新對中國企業社會創新的整體發展是否產生了某種影響?
朱睿 :我覺得總體來說是很積極的影響,這也是為什么我開篇用精彩紛呈來概括。
它之所以產生積極的影響,很重要的一點在于它提供了新的模式、新的思路,而且能夠借助互聯網的特點產生規模效應,規模效應很重要。中國是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家,我們有14億人口,對任何社會問題的解決,如果只能惠及100個人,其實它不足以成為社會創新,但是,當它可以惠及數以億計的規模人群的時候,它的效應將是非常可觀的。所以我覺得它的積極影響,不僅僅體現在新的思路、新的模式,還有規模效應。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它另外的一面。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問題,比如社交媒體游戲使人上癮,就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互聯網對于數字隱私的保護做得不夠,會帶來“殺熟”、歧視等現象和問題,所以它也會有負面的影響。但我覺得有問題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夠發現、曝光這些問題,而且有相應的約束機制,能夠讓它的發展走向正路。
南方周末:當下中國經濟的發展正面臨各種新的挑戰,你對互聯網企業開展社會創新有什么建議?
朱睿:當經濟發展受到挑戰,帶來各種沖擊和新的不確定性的時候,我覺得企業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到底真正的社會痛點是什么?如果一個企業的創立和發展,不是以一個良好的初心為起點,沒有利他精神,我覺得這樣的企業很難成功、很難持續。
所以,挖掘真實的社會痛點,不以自身利益為唯一導向,具有利他精神和公益精神,我覺得是包括互聯網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需要思考的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第二個特別值得注意的就是不要以短期利益為目標。尤其是互聯網企業,因為它通常見效較快,而人又是短視的,行為科學研究告訴我們,人的大部分決定是靠我們的快思考來做判斷,人是感性的、沖動的,是以短期利益為導向的,這一點需要被克服。
如果想成為一家能夠長期發展并且令人尊敬的互聯網企業,那么就不要聚焦在短期利益,而要有長期的視角,這樣就可以規避很多弊端。當我們只考慮短期收益的時候,一系列問題就會出來,比如你的算法設計、收費方式、獲客方式等等,都會出現問題。
所以對于未來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我最大的建議就是,要追求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一家令人尊敬的公司。當你有這樣的想法時,你的技術應用就會有正確的選擇,這才是真正的企業家該做的事情。
2025-04-17 02:40
2025-04-17 02:21
2025-04-17 02:21
2025-04-17 01:30
2025-04-17 01:17
2025-04-17 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