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組織回收農產品“物盡其用”。食物視2021年2月17日,浪費南非約翰內斯堡,被忽Sin-cedeni老年中心的碳排志愿者正準備飯菜。這些飯菜由“慈悲的食物視廚師”(Chefs with Compassion)搶救的食物制作。 (視覺中國/圖)
想象一下,浪費你去了一趟超市,被忽離開的碳排時候帶著滿滿當當3大袋吃的。就在即將踏進家門時,食物視你突然停住腳步,浪費把其中一袋扔進了門口的被忽垃圾箱里,不久后,碳排這袋食物就會被運往垃圾填埋場。食物視真是浪費太浪費了,對嗎?被忽總體而言,如今我們就是這樣對待食物的。在全球范圍內,有30%~40%本應是人類口糧的食物沒能進入我們的肚子。一邊是如此嚴重的浪費,另一邊卻是世界上每天有超過8億人吃不飽飯,這樣的對比愈發叫人感到痛心疾首。
如果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速度維持目前的水平,到2050年,全世界的食品年產量就必須比現在多出5300萬噸。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30年里,我們要把442萬平方千米的森林和草場變成耕地——這已遠超印度的國土面積。食品產量增加還會導致碳排放量攀升,相當于在未來30年間多排放800億噸二氧化碳——這大約是美國2019年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5倍。如今,由食物浪費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已經在總排放量里占到了大約8%。
不過,事態還是有回旋的余地。我們所在的“減排工程項目組”(Project Drawdown)是一個國際性研究與交流組織。在剛剛完成的一項研究中,我們分析了現有的76種能有效降低大氣溫室氣體含量的方案(包括技術手段和實踐案例),它們有利于引領我們構建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強的社會。其中,減少食物浪費是5種最優方案之一。我們只需對現行的食物生產和消費體系做一些基本調整,就可以在不繼續毀林開荒、不擴大耕種和放牧規模的前提下,保證直到2050年及更久以后,全世界人都能吃得健康而且有營養。通過減少浪費來增加食物供應,同時優化食品生產方式,我們不僅能減少對森林的砍伐,還能節省大量能源、水、肥料、勞動力及其他資源。
從農場到餐桌,食品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可以減少浪費。這套流程從收割作物和飼養家畜開始,然后原料會被加工成產品,如大米、植物油
2025-04-17 02:15
2025-04-17 02:11
2025-04-17 01:54
2025-04-17 01:46
2025-04-17 01:28
2025-04-17 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