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低空多久一處停機坪。視覺中國/圖
2024年12月30日,空域開飛財經作家吳曉波最后一場年終秀,正放他戴著一副墨鏡,行器架著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入場。已登
一同來到現場的場起,還有這輛飛行汽車的飛還主人——趙德力。站在風口上,競逐趙德力及其創辦的低空多久小鵬匯天因“低空經濟”大熱成為2024年的弄潮兒。
“在五年內,空域開飛我認為(陸地航母)是正放最好的商業模式……它出來之后,你再開其他越野車,行器不就變智商稅了嗎?已登”2024年年尾,在廣州大學城外的場起公司總部辦公室里,趙德力著深色西裝,白色休閑鞋,自夸的同時不忘揶揄一下幾家越野車品牌。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陸地航母”以科技調性為賣點,外表霸氣炫酷,最重要的是汽車尾箱里塞進了一架飛機。
“陸地航母”是一輛分體式飛行汽車,汽車內放置支持乘坐兩人的多旋翼飛行艙,有六個輪子,儼然一臺陸地猛獸。趙德力計劃用不到200萬元的價格對標仰望U8、奔馳大G等豪車品牌,俘獲國內富豪。“一年全球市場賣一萬臺是很有機會的,也就是一百多億元的營收。”他說。
湖南人趙德力常被稱作“民科”。他高中沒讀完就輟學,20歲到東莞打拼,做過保安、房產中介,賣過水果,2009年開始賣航模,先是做銷售代理,后來自己研發、生產。2013年,他成立匯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并產生了一個瘋狂的想法——制造低空載人飛機。十一年后,陸地航母問世。
在此前的珠海航展上,小鵬匯天宣布簽約的新訂單共計2008臺。這是全球飛行汽車領域迄今為止的最大訂單量。
趙德力闖入的低空飛行賽道背后是一片萬億級藍海。中國民航局數據顯示,到2025年,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2035年有望達3.5萬億元。業內測算,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已超5000億元。2024年更被稱為“低空經濟元年”。
低空經濟,指高度范圍1000米以下,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和實際需要可延伸到3000米以內的飛行活動經濟形態。無人機、空中汽車等各種飛行器,加上配套的商業運營、綜合保障、基礎設施等,形成一條龐大的產業鏈。
除了小鵬匯天,國內億航智能(NASDAQ:EH)、沃飛長空等企業相繼涌入這條賽道,一批飛行器獨角獸似乎正在隱隱誕生。
在低空經濟概念爆火之前,低空飛行器已經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行業主要玩家大疆將航拍無人機賣到世界各地,美團在探索使用無人機遞送外賣,順豐豐翼嘗試使用無人機發送快遞。
在載人領域,無人機衍生出的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是行業新秀。與傳統直升機相比,eVTOL造價更低,沒有復雜的機械結構,有利于控制噪音,可以節省運營維護成本。
趙德力稱得上國內eVTOL制造領域最早的一批“野生”玩家。
早期制造低空飛行器困難重重,趙德力一直沒能得到外界投資。飛行控制器、電池、螺旋槳等什么都沒有,全靠自己“手搓”,搞不定的部分讓供應商開發,還要滿足一定的安全性。“他們也很為難,又看不到多少量。”
低空飛行器制造就是燒錢的賽道,沒有好的盈利模式,大量員工紛紛出走。到了2016年,趙德力只剩下一個員工。
堅持五年后,趙德力才制造出了第一臺飛行摩托。2018年6月28日,趙德力駕駛著他的第一代飛行摩托飛升至8米的高度,懸停了一分鐘。第一代原型機的座艙是不封閉的,趙德力坐在中央,“周圍全是螺旋槳,還挺嚇人的”。
第一次試飛穩穩落地,但不是每次都這樣幸運。有一次,他降落到兩三米高度時,飛行器一邊的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