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市民關注的彩虹廣州地鐵八號線北延段西村、彩虹橋兩站建設有新進展!彩虹車站8月29日,橋站記者前往彩虹橋站探營,有廣顏值現場了解到,州地兩座地鐵站已完成了主要土建施工任務,鐵號通目前已進入機電工程施工的線高沖刺階段,彩虹橋站將于近日移交運營調試,年底兩站有望在年底投入運營服務。將開
走進彩虹橋站,彩虹車站入口處是橋站彩虹色調瓷磚裝飾的墻面,活潑靚麗。有廣顏值站廳天花板由曲線格柵和燈帶組合,州地通過調節燈光亮度和色調,鐵號通形成流動不息的“彩虹”。
“彩虹橋站采用特殊的‘高站廳’方案,站廳層高達到10.4米,是一般地鐵車站的2倍以上,形成了大體量的空間。”廣州地鐵設計院八號線北延段設計總體李穎慧介紹,彩虹橋站內部裝修充分挖掘所在區域駟馬涌、荔枝灣、流花湖深厚文化底蘊,以“南越彩虹,不讓姑蘇”為設計主題,在滿足于交通功能的基礎上,提升乘客與環境的交互體驗及人文感受的需求,與區域文化特征相呼應。
墻面以“城墻”作為主要設計思路,將南漢時期的城西城墻的元素引入到彩虹橋站的墻面設計中,選用極具歷史感及藝術感的米黃色洞石材料,加入燈光系統模擬不同的肌理效果,以此還原彩虹橋作為南粵西關要塞的滄桑歷史。站廳內的立柱為18米柱距的V形柱,使視野更加寬闊,豐富車站空間層次。車站的地面采用具有水波紋機理的天然石材,形成波光粼粼的視覺效果。
目前,八號線除彩虹橋站和西村站外,均已投入運營。彩虹橋站和西村站何時開通,成了市民的關注熱點。廣州地鐵建設公司第三建管部高級項目經理劉廣明介紹,受前期征拆、施工場地狹小、周邊建筑物眾多、工法復雜、管線遷改和交通疏解倒邊等因素影響,彩虹橋、西村這兩個站的施工進度相對滯后,無法與八號線北延段開通時同步投入運營。
為保護施工范圍內的古樹,車站施工工法由全明挖車站基坑修改為車站南端局部暗挖、車站北側局部蓋施工,并將原有明挖車站功能調整至外掛站廳,出入口、風亭位置等做了調整,施工順序也相應進行變化,先北基坑、后南基坑、再暗挖,最后實施外掛,大大增加了施工時間。
作為八、十一、十三號線三線換乘站,彩虹橋站建筑面積約8.6萬平方米,相當于四個普通車站,屬超大規模車站,受廣州天氣多變及大型運輸車輛限時進出中心城區等因素的制約,車站的基坑開挖作業時間非常有限。
車站基坑底部為上軟下硬地層,附近建筑物密集、主干道東風路交通繁忙,給施工的風險管控帶來巨大的挑戰。施工中,施工人員還要完成120條各類管線遷改,并配合橫跨車站中部的主干污水渠改造車站施工作業需多次倒改,各類管線的施工協調和遷改難度極大。
兩座車站地處老城區,周邊學校、民居等密集分布。“為減少施工對市民的影響,我們嚴格控制每天施工時間,減少夜間作業,并且設置400多米長的隔音屏,減少噪聲污染?!眲V明告訴記者,參建各方積極優化施工方案,通過加大人員、設備投入等措施,提升施工作業效率。
為早日建成開通兩座車站,地鐵建設者們突破前期用地、管線遷改等瓶頸,有效解決了規劃報建、電力遷改合同簽訂、樹木遷移許可證辦理防洪臨時封堵拆除及雨季施工等重、難、險問題,推進工程可持續建設。施工單位中鐵二局廣州地鐵八號線彩虹橋站項目經理李江告訴記者,彩虹橋站施工現場通過優化設計施工方案、增加人力物力資源投入、合理有效利用作業時間等方式,確保了施工進度。
此外,廣州地鐵還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組建了兩站開通攻堅小組,統籌兼顧土建、機電、裝修、管線、道路恢復各項工作,通過現場檢查、遠程視頻監控、工期檢查例會等手段,時刻關注每一道工序、嚴守每一個安全細節,及時掃除進度障礙點,確保關鍵節點目標實現。
經過全體地鐵建設者的努力,2022年6月17日,彩虹橋站3號出入口完成封頂;6月19日,西村站外掛段主體結構最后一塊頂板完成混凝土澆筑,標志著兩座車站的主要土建工程已經完成,車站隨即進入機電工程施工。
目前,彩虹橋站內正在進行站內機電安裝及裝修施工,大部分裝修施工均已完成,工作人員正在有序開展作業。西村站也已進入機電工程的沖刺階段,在后續完成車站驗收、調試等一系列工作后,兩站力爭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