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龍在直播賣書。直播 (受訪者供圖/圖)
2022年7月3日傍晚,間說近次第一次坐在抖音直播鏡頭前賣書,話尺李尚龍無比緊張。度賣事后回憶,書場喪失當時他完全不敢看鏡頭,違規只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直播說完一句話,間說近次第二句不知從何接起,話尺但語速還是度賣越來越快。特別難受的書場喪失是,現實中的違規一些常用詞,在直播的直播語境中不能用了。
他數次產生了把攝像機關掉的間說近次沖動,造成一種斷網的話尺錯覺,皆大歡喜。
32歲的李尚龍是一個抖音賬號的主人,有近20萬粉絲,也是一位暢銷書作者,更早之前,他還是新東方的一名英語老師。這兩年來,他不僅自己寫書,還在社交平臺薦書,運營了一個讀書社群,但作為帶貨主播,他還是一名新人。
這個“新”體現在:盡管他口才極好,可以一連說上好幾個小時,熟知即將上架的每本書,還從4月份起,搭建了一個直播團隊,但卻并不清楚一名帶貨主播應該熟知的直播話術,換作更直接的說法,就是應該避開哪些詞語,并選擇哪些替代詞匯。
這給他帶來的直接后果是,4場直播他一共違規近10次。
這個讓他摸不著頭腦的陌生世界,已是一個超千億的巨大市場。試水直播帶貨,幾乎是所有短視頻賬號商業化的選擇。據《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發展報告》,2021年,中國網絡直播行業的市場規模達1844億,主播賬號累計近1.4億。龐大體系中不同平臺的主播也形成了一套經典的帶貨模式:“介紹商品—講解優惠—上鏈接”。
但李尚龍的設想有所不同。在他的規劃中,這是一個主播能有更多“個性化表達”的地方,直播間達到“傳遞知識的狀態”:觀眾聽他分享書中的內容和精彩段落,從而發現自己的興趣,出于認同、共情或好玩,再下單帶走一兩本書。
他和團隊為此準備的書目很長,從小說《人間失格》《第一人稱單數》《鼠疫》,到人文社科叢書《濃縮人類文明的34座博物館》《西南聯大哲學課》《明朝那些事兒》等等,不一而足。但很快,他就陷入到算法世界所規訓的話語體系中。
7月3日正式直播前,李尚龍準備錄制一段預告視頻,他對著手機屏幕說“歡迎來我直播間,分享更多好書”,卻立刻被他請來控場的朋友打斷。朋友告訴他,視頻中不能直接說“直播間”,要換成“播直間”,李尚龍問為什么,朋友沒說原因,只是告知這樣會被限流,但他覺得“播直間”的說法太傻,就問還有什么替代詞,朋友答,“啵啵間”。
李尚龍說,早有出版界同行向他表達過實體出版業的困境,并建議他直播賣書,但他不太能接受一口一個“大哥”“金主”的直播文化,直到同為新東方老師出身的董宇輝以邊講課邊帶貨的模式破了圈,他才認為,“直播也可以很體面、有文化”。卻沒想到,幾次直播賣書反而讓他“如坐針氈”“慘不忍睹”。
一開始遇到的“坑”來自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的小說《鼠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