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甜婆婆在家抽水煙(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楊旻潔/圖)
59歲的個男亞甜婆婆成了青福村第一個領取紅娘獎金的人。
2024年臨近春節的多女定1月19日,廣東省茂名市青福村發了一條通知,村決表示從1月20日起,媒婆“凡給我村30歲以上(含)男性未婚青年介紹配偶并最終登記結婚的發獎紅娘,村委會給予1000元介紹費予以獎勵。個男”
給紅娘發獎金不是多女定青福村的首創。1月18日-20日那幾天,村決廣東省有三個村的媒婆村委會先后發出了獎勵紅娘的公告。公告承諾,發獎如果紅娘幫本村男青年介紹配偶并促成其結婚登記,個男村委會將為其頒發600-1000元不等的多女定獎金。
亞甜婆婆促成的村決這樁姻緣,始于青福村集市上的媒婆一場閑聊。
集市是發獎附近各個小村趕場人的匯聚地,也是信息交換的場所。亞甜從隔壁蘆村趕來,正在擺攤賣魚。她被身旁一位母親的訴苦所打動。
母親的兒子羅良在佛山做服裝批發生意,38歲,仍是單身,“完全不理會男女之事”。有時,母親吃著別人的喜酒,席中就會忍不住落淚。亞甜回憶,“兒子這么多年不結婚,她已經氣出病了。她去過醫院,開了很多藥,吃了很多年,仍不見好。”
亞甜想起,一位閨蜜也托她為31歲的女兒呂佩物色對象。亞甜認為,羅良和呂佩是合適的一對,便與雙方父母商量著引見彼此的兒女。
前些年,呂佩經由亞甜牽線見了很多人。不過,這更多是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亞甜回想,“她被逼的成分更多,但去相親時也沒有敷衍。”
數月前,亞甜和羅良正在去往女方家的路上,呂佩忽然打來電話表示,她不想再相親了。
亞甜靈機一動,說“不能走回頭路,來都來了”,男女雙方才見上了第一面。羅良和呂佩出乎意料地看對了眼,開始交往。
今年1月30日,他們辦了婚宴,2月4日,二人領證登記,婚后準備一起住在佛山。
憑借這一對的牽線成功,亞甜成為村里第一個領獎的紅娘。不過比起獎金,更令她欣慰的是,羅良一結婚,他母親的病就突然好了。亞甜總結,“她得的其實是心病?!?/p>
亞甜婆婆稱得上是許多年長村民的救心丸。上門來托她說媒的,一般不是未婚青年本人,而是憂愁的父母,“來找我的人總說,‘兒子不愛說話,他自己找不到對象,就來拜托你介紹啦?!?/p>
從青福村嫁到隔壁盧村的亞甜,從26歲起就開始幫人說媒,33年來,她的穿針引線已經促成四十余對男女結為夫婦。鄰居、親戚、附近村落的村民,都分布在她用紅線編織的網絡上。
不過亞甜也常說,“我不是專業紅娘?!闭f媒,就像她喜愛抽水煙一樣,只是一種閑暇時的樂趣。這個樂趣跟了她幾十年,習慣成自然。
亞甜婆婆留著一頭短發,皮膚曬得黝黑,只會說當地的黎話方言,聲音低沉而有力。她的每一天都很緊湊:下田、養雞、趕海、做飯。逢年過節還得到處赴宴。說媒的業務,往往要等到她晚上洗完碗后,點上水煙一邊抽,一邊與委托的父母們商定相親事宜。
春節,是牽紅線最忙碌的時候。此時,村內涌來一大拔歸鄉青年。假期一過,他們又匆匆離去,大多數人去往廣州、佛山打工。
在亞甜的奔走下,除了羅良呂佩這對終成眷屬,今年她還為8對男女牽了線,其中4對在初次見面后還保持著后續交往。
亞甜婆婆(受訪者提供/圖)
外甥女秋英認為,“小姨(亞甜)樂于交朋友,為人處事的禮儀很周到。”跟伙伴郊游,受邀吃酒席,亞甜都留意打聽適婚男女的線索。
哪怕是辦白事的時候,亞甜也不忘見縫插針。過年前,她去幫人燒紙時發現,一位40歲的女性不肯在葬禮上多給些小錢(喪葬事宜的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