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技術原因推遲發射一次后,星艦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首次失敗超重型火箭(B7)與“星艦”飛船(S24)的組合體于北京時間20日晚21時33分許發射,升空后不久發生爆炸,發射發射失敗。星艦
本次發射的首次失敗窗口(指允許發射的時間段)從北京時間20日晚21時28分開始,有62分鐘,發射即從北京時間20日晚21時28分起的星艦62分鐘。
直到發射窗口打開前30分鐘左右,首次失敗此次發射是發射否會第二次推遲仍然成疑問。原因在于,星艦SpaceX此前表示將于發射前45分鐘進行直播,首次失敗但官方直播信號實際上在窗口前34分鐘左右放出。發射從第三方航天媒體NSF的星艦直播畫面顯示,此前的首次失敗燃料加注如期進行。因此尚不知推遲放出直播畫面的發射原因。
但由于此次發射屬于測試發射,窗口相對較寬,理論上在62分鐘內的任意時間發射均屬于正常情況。
這是“星艦”的首次發射。發射時間原定于17日,但發射前SpaceX稱因壓力閥問題暫停發射。
早前報道
美國中部時間8:10左右,由于壓力閥出現問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號稱“史上最強火箭”的“星艦”(Starship)在得克薩斯州南部發射的計劃暫停。這原本是SpaceX首次嘗試將“星艦”送入軌道。Space創始人馬斯克在推特說,“星艦的壓力閥似乎凍結了,除非不久后恢復工作,否則今日將不會發射。”
“別炸發射塔就行”,馬斯克的Space X星艦首飛能成功嗎?
馬斯克的“星艦”,即將進行首次發射任務。
據路透社報道,“星艦”定于美國東部時間17日8時(北京時間20時)開始的兩小時窗口內從得克薩斯州博卡奇卡基地發射。
“不保證成功,但保證刺激!”一向張揚的馬斯克,談到這次發射卻略顯謹慎。
此前,馬斯克的“星艦”系列火箭發射曾多次失敗,有媒體稱,失敗率超過50%。今日發射是否可以成功?此次星艦發射還有哪些看點?對此,南方+連線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科學傳播專家工作室副主任周炳紅作出解讀。收看完整視頻↓↓
據介紹,“星艦”是由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研發的重型可重復使用的火箭系統,這個系統由一級助推器“超重”(Superheavy)和頂端的“星艦”(Starship)組成。這個系統總高達120米,可以運送貨物或者宇航員至地球軌道、月球、火星甚至更遠的太空,而它的載重能力預計可達100噸。馬斯克稱,未來計劃打造至少1000艘星艦,最終目標是帶著人和貨物前往火星并建立基地。
美國“太空”網站稱,此前保持“人類最大運載火箭”稱號的是冷戰期間用于“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美國“土星五號”火箭,它高約111米,可發射約130噸有效載荷進入地球軌道,并將約50噸有效載荷送往月球。
而此次發射的“星艦”總高度約120米,由底部70米高、配備33臺“猛禽”發動機的“超重型推進器”和頂部50米高、可重復利用的飛船船艙組成。根據SpaceX的設想,“星艦”是一種完全可重復使用的運輸系統,可以將航天員和貨物運送到地球軌道、月球、火星等地。
2021年,SpaceX公司的星艦SN9、SN11火箭試射曾發生發射失敗,火箭爆炸的情形。而此前星艦發射是否能夠成功成為看點之一,據周炳紅介紹,此前馬斯克曾通過推特稱“不炸發射臺就算是成功”實際上一種保守的說法,實際上星艦所使用的技術很難在發射前就在發射臺爆炸,發射的真正難點主要還在二級火箭是否能夠順利點燃完成工作。
這是4月12日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發射基地拍攝的“星艦”。 新華社/美聯
根據SpaceX的設想,“星艦”是一種完全可重復使用的運輸系統,可以將航天員和貨物運送到地球軌道、月球、火星等地。如何看待“可重復”這一特點?
對此,周炳紅則表示,此次發射備受關注焦點正在于此。如果該技術能夠成功驗證,也為馬斯克推進制造批量星艦提供可能。而實際上,星艦的計劃中,能夠批量生產實現反復使用一直是其操作項目的主要著力點之一。馬斯克此前也表示,自己的一個主要擔憂是,一旦一臺發動機出現問題,可能會連帶破壞其他發動機、火箭的一部分甚至發射臺。而重建發射臺可能耗時數月之久,這將影響后續的項目進度。
據了解,這次飛行測試頗受公眾關注,因為這是星艦的首次入軌測試。美聯社稱,NASA于14日發布的聲明稱,“星艦”試飛項目已滿足所有安全和環保標準,相關許可5年內有效。SpaceX公司宣布,“星艦”組合體已在發射架上準備就緒,首次試飛初定于格林尼治時間17日12時(北京時間20時)在該公司名下的得州發射基地點火,推進器將拋棄在墨西哥灣,而飛船將降落太平洋、以待回收。首次試飛沒有著陸安排。
這是1月9日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發射基地拍攝的“星艦”。 新華社/路透
馬斯克還宣稱,“星艦”的發射成本相當低,一旦相關試驗取得成功,將啟動規模化生產,以每年建造100艘的速度,打造1000艘“星艦”組成的太空艦隊,將10萬人和相關物資運送到火星,實現從21世紀20年代后期開始在火星殖民的夢想。
如何看待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對此,周炳紅表示,不用過分關注,“美國NASA的登陸火星計劃實際上自阿波羅登月后就開始制定,此后每數年修訂一次,如今已有十幾版方案,但是都是過于理想化的方案,目前仍未看到相關項目的情況,相較于載人登陸火星,其重返月球相關計劃的可行性或許更高。”
“奇幻漂流”歸來,被守護的赤嶺阿亮
廣東防汛應急響應等級提升至Ⅱ級
赴港澳商務簽注將“全國通辦”
司法部原副部長劉志強被查
清明節前談“死亡與尊嚴”:應如何體面告別
孤獨癥兒童如何上學,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將有新探索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