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4日,生產中國選手蘇翊鳴參加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資格賽。冰墩被納不少電視觀眾對賽場的碳排大煙囪感到好奇,其實這是放也北京首鋼的遺址,為冬奧場館與工業遺產的入北結合。 (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圖)
請看以下選項,京冬選出屬于北京冬奧會的何實溫室氣體排放源:
A.外國運動員來華的國際航班;
B.東莞工廠加急生產的冰墩墩;
C.北京冬奧組委日常辦公消耗的紙張、墨盒;
D.以上都是現碳。
答案是中和D。
2022年2月8日,生產廣東東莞,冰墩被納負責生產吉祥物硅膠外殼的碳排東莞廠家正準備擴大生產。 (視覺中國/圖)
一改奧運會主火炬的放也高大形象,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的入北星火傳遞出無比清晰的環保理念。“水立方”變“冰立方”,京冬“來自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6個奧運場館復用;奧運歷史上首次100%使用綠色電力……這屆體育盛會正努力成為碳中和的試驗場(詳見南方周末報道《北京冬奧會:碳中和試驗場》)。
北京冬奧會如何實現碳中和?2022年1月28日,北京冬奧組委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同步發布《北京冬奧會低碳管理報告(賽前)(2016-2021.6)》(以下簡稱報告),介紹了北京冬奧會碳中和方法學、溫室氣體排放基準線等。
這是北京冬奧會碳中和的第一份成績單:即便采取一系列的低碳措施,在賽前的2016-2021年,北京冬奧會實際溫室氣排放總量仍為48.9萬噸二氧化碳當量;預估全賽期2016-2022年實際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102.8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按我國人均年排放量7噸二氧化碳當量計算,這相當于一座約15萬人的小鎮一年的排放量,已經通過林業碳匯、企業捐助抵消產品等方式抵消。
報告的主要作者為清華大學核研院氣候變化重點團隊,團隊成員周劍任北京冬奧會可持續性咨詢和建議委員會碳管理工作組組長,相當于北京冬奧會的“碳設計師”,此前團隊還研究提出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低碳管理工作方案》。
2月10日,周劍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北京冬奧會雖然不是第一屆提出碳中和的奧運會,但確是碳中和“含金量”最高的一屆奧運會——核算的溫室氣體種類最全面、時間尺度最長、透明程度最高。
“一墩難求”的火熱場景下,廣東東莞的工廠正火速增產冰墩墩,北京冬奧會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也隨之增加。
自2014年申辦起,北京冬奧就提出碳中和目標,但口說無憑——溫室氣體排放量統計方法和實測數據需要一項項擺到臺面上,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是多少,如何被中和,需要接受全世界目光的評審。
核算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是第一步。一
國足今晚主場對陣澳大利亞隊,能否終止連敗?
一年1263次!醫院竟為女性做男科類診療丨周一健
清北學霸宣布離婚,開撕A股公司董事長前妻
盤點世界無人系統:未來將“天下無敵”?丨智庫視點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
盤點世界無人系統:未來將“天下無敵”?丨智庫視點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