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9日,火爐北京發布高溫黃色預警,℃℃游客頂著高溫在故宮拍攝漢服古裝藝術照?!姹?strong>(視覺中國/圖)
2023年夏天的火爐北京,風是℃℃燥熱的,仿佛身處一個巨大的℃北空氣炸鍋。
類似的火爐精妙比喻還有:馬路像開了地暖;人像火爐里的烤土豆;戶外像顆剛煮熟的雞蛋,碰哪都燙?!妗?/p>
氣象數據破了紀錄?!姹?023年6月,火爐端午節附近,℃℃代表著“北京溫度”的℃北北京南郊觀象臺連續三天最高溫突破40℃。端午節當天下午兩點,火爐北京市懷柔區湯河口氣溫達到41.8℃,℃℃成為全國“熱極”?!姹?月,北京市氣象臺在5日發布高溫橙色預警,到6日升級為紅色預警。
不止北京,整個華北都經受“烤”驗,被稱為避暑勝地的承德氣溫也一度超過40℃,成為“全國第一熱”。
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不少調侃:一位網友的手機貼膜被熱得翹了邊;一位游客的兩只鞋底在故宮被地面燙得脫了膠;有人腳不小心從拖鞋里滑出來,被柏油馬路燙了一個水泡;有人在戶外喝了一口冰奶茶,2分鐘后再來喝第二口,吸管熱得像剛剛被人嘬過。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2023年7月3日是地球上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而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最熱一天”的紀錄將會不斷更新。北京的高校里,學者們穿著全套正裝,在開足冷氣的房間里討論氣候變化和碳中和。
對于很多公眾來說,這不過是一個比較熱的夏天罷了。這個超大城市的運轉和平時并沒有什么兩樣。地鐵還是一樣的擁擠,景區內還是人山人海,只是一名北京導游人生的最后導覽經歷,因為中暑而永遠地留在了頤和園。
2023年6月23日,在北京天壇公園,一位游客用手提紙袋抵擋強烈的陽光。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圖)
盛夏的北京,早晨的氣溫依舊宜人。
北京動物園的大門在7點半打開。最早一批入園的游客,才有聆聽長臂猿歌唱比賽的資格。9點鐘左右,開餐時間到,大多數動物們進入一天中最活躍的狀態。
作為靈長類的哺乳動物,人類也怕熱。7月1日,周六,動物園的人流量在上午達到了一天中的頂峰。冰柜里的礦泉水賣到5元/瓶,消費者還是排起了長隊。
與許多景區一樣,北京動物園也做起了文創雪糕的生意,花上35元,可以買到一根白色大熊貓、卡其色長頸鹿或是巧克力色大象。雪糕的造型確實可愛,但留給游客拍照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它們的高顏值在酷暑下撐不了多久。
入園處黃金位置賣雪糕的工作人員觀察到,雪糕賣得最好的時間段并不在最熱的天氣,而是午后下完雨剛放晴的那陣,他也不知道為什么。
動物進入午休模式:平時活躍的獼猴,能走絕對不跑,只有剛出生不久的小猴子不惜體力地蹦蹦跳跳。擁有大長腿的水鳥彼此保持著恰當的距離,享受著籠舍頂部噴淋下來的“雨絲”,在有限的空間內,捍衛自己的一小片花灑。狼、赤狐、獵豹這些肉食類動物躲在陰涼處呼呼大睡。
2023年7月1日下午,游客在動物園拍照?;钴S的獼猴躺在地上。(南方周末記者 林方舟/圖)
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兩種保護動物——北極熊館壓根沒開放,這位老家最遠的家伙,躲在開著空調的內舍里,還能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