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是東南中國游客出境旅行的傳統熱門地區,伴隨2023年起亞太地區旅游業大幅復蘇的亞旅總體趨勢,東南亞旅游業也迎來快速恢復階段。行負
亞洲開發銀行《2024年亞洲發展展望(9月版)》指出,面事2024年上半年東南亞的出安國際游客數量達6140萬人次,相比2023年上半年增幅超過32%。全基
然而,本盤中國游客出境東南亞的瓦解提振速度,仍相對緩慢。東南一方面,亞旅出境游成本上升,行負更多游客轉向國內游趨勢明顯;另一方面,面事“人口販賣”在內的出安東南亞旅行安全話題,一度被推上中國輿論場的全基高峰。
近年來,本盤一系列出境東南亞的負面事件相繼發生,包括印尼巴厘島中國情侶遇害案、泰國暹羅百麗宮槍擊案、菲律賓綁架撕票案,以及近期演員王星在泰緬邊境遭拐騙案等,均折射出東南亞當前存在的安全隱患,也對中國游客出境安全規劃起到警示作用。
2月11日,南方防務智庫對外發布《2025年亞太地區旅行安全指南》。從報告數據來看,東南亞的旅行安全總分平均值為3.55分,低于大洋洲(4.09分)和東北亞(3.80分),但顯著高于南亞(2.53分)。
其中新加坡總分排名最高,其次是文萊、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總分均高于亞太旅行安全總分平均值;而菲律賓總分排名東南亞的末位,且是亞太旅行安全總分排名后五區間中的唯一東南亞國家。
從地區內部差異來看,東南亞的總分方差顯著大于南亞、東北亞和大洋洲,顯示出東南亞在安全水平和風險保障方面的地區不平衡。
總體而言,南方防務智庫針對東南亞篇的數據結果,呈現“新加坡全面領先,其他國家交替滯后”的特征,即新加坡在五項一級指標中均排名東南亞榜首,而其他東南亞國家(除文萊和馬來西亞以外)分別在不同的一級指標下交替排名末位。
但從二級指標觀測,新加坡也存在弱勢指標,包括“食品安全水平”和“社會友好度”等;而其他總分較低的國家也擁有得分較高的二級指標,如越南、老撾和柬埔寨的“恐怖主義水平”和新加坡一并排名亞太榜首,菲律賓的“社會友好度”排名東南亞榜首等,更顯示出東南亞旅行安全局勢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特征。
各國按旅行安全總分進行排序。各一級指標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已通過不同底色標注。
因緬甸相關數據未作公開,以及數據收集困難,本次報告未將緬甸納入統計范圍,但緬甸的旅行安全隱患依然是東南亞的緊迫議題。尤其2025年1月初,中國演員王星在緬甸成為人口販賣和電信詐騙的受害者,再次引發國內輿論對緬甸安全局勢的高度關注。
根據外交部旅行風險等級的指南,緬甸共包含3個極高風險地區、2個高風險地區,其余地區均為中風險地區,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東南亞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水平、文化風俗、宗教信仰存在較大的差異,由此滋生復雜化和擴散化的社會安全風險。
據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旅游發展指數》對各國社會安全局勢的測量數據,東南亞安全得分略高于世界平均值,但低于歐洲和歐亞大陸、東北亞、中東和北非地區,其中泰國和菲律賓得分仍低于世界平均值。
南方防務智庫報告結果顯示,在多個“社會安全水平”的二級指標中,新加坡均排名東南亞第一和亞太第一。無論是客觀的暴力沖突數據還是當地民眾的主觀安全感知水平均排名榜首。
新加坡濱海灣花園,憑借著豐富多樣的植物種類和奇特的建筑風格,展示了新加坡“花園城市”的愿景。(圖/黃雨婕)
但唯有一項“社會友好度”指標排名中,新加坡僅位居亞太和東南亞的中位,該指標主要測量各國當地居民的好客程度。
近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