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氣候氣候2021年,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11℃,中心是袁佳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七個最暖年份之一。 (視覺中國/圖)
進入8月以來,雙破事件生地球仍高燒難退。紀錄極端將經北極地區的氣候氣候科學家們穿著短袖短褲,打起了冰上排球;氣象專家預警我國南方接下來的中心高溫可能會接近甚至打破歷史紀錄……
最新權威數據表明,剛過去的袁佳2021年,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11℃,雙破事件生是紀錄極端將經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七個最暖年份之一,中國地表平均氣溫、氣候氣候沿海海平面、中心多年凍土活動層厚度等多項氣候變化指標都打破了歷史觀測紀錄。袁佳
2022年8月3日,雙破事件生中國氣象局發布的紀錄極端將經《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2)》(下稱《藍皮書》)指出,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而中國升溫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中國氣象局原副局長許小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我國人口眾多,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經濟活動易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決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格局的“胡煥庸線”(我國人口發展水平和經濟社會格局的分界線,其東側分布著我國96%的人口,西側只分布著4%的人口)恰恰與夏季風過渡區重合,中國人口分布和區域發展與氣候環境條件密切相關,相互約束。此外,我國分布有青藏高原高寒氣候區,生態環境脆弱性突出,也是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敏感區。
氣候變化還引發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藍皮書》顯示,1961~2021年,中國極端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