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2年3月9日,吸收烏克蘭難民途經法國西南部城市昂代伊(Hendaye)火車站。不良不當標準(視覺中國/圖)
2022年5月末,安置法國入夏。雙重社烏克蘭人艾洛娜在北部港口城市加萊(Calais)吹著海風,烏克7歲的蘭難女兒在近處公園玩耍。
四周環繞著樂曲聲和鳥叫聲,民潮艾洛娜在歐洲度過平靜的沖擊時光,她幾乎要忘記三個月前在故鄉的歐洲慘痛聲音——炮彈聲、防空警報和與親友分別的吸收啜泣。
34歲的不良不當標準艾洛娜是數百萬因俄烏沖突離開烏克蘭的難民之一。如今,安置艾洛娜帶著女兒免費寄宿在一位62歲法國婦人家中,雙重社女兒也進入了新學校,烏克她也在申請長期居住簽證。蘭難
過去的三個月,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至少有664萬人離開烏克蘭,多數人涌向了波蘭、羅馬尼亞和德國,以及歐洲的西部地區。
在這場被稱作“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潮”中,每一位背井離鄉的烏克蘭人,都在痛苦、不安和迷茫中尋找新的生活方向,不知道等待他們的是什么。
每當艾洛娜在法國街頭聽到有人講烏克蘭語,她的記憶就會被拉回那一天。
2022年2月25日,戰火蔓延至故鄉烏克蘭切爾尼戈夫州的奧斯泰爾,這座城市距離首都基輔僅20公里。空襲來臨,艾洛娜的妹妹蜷縮在浴室度過深夜,只有浴室無窗,相對安全。
但艾洛娜還是決定帶女兒離開烏克蘭。母女倆只準備了4個背包,她身前身后背了倆、左手挎著一個,7歲的女兒也背著一個背包。包里裝滿電腦、文件、手機、冬衣以及蛋白粉等熱量較高的食物……
“不敢坐大巴或火車,我們害怕被炮彈襲擊或者停在中途,只能拖著行李步行。”艾洛娜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美國雜志《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也證實,俄烏沖突初期,由于逃離烏克蘭的人數激增,從烏克蘭開往波蘭的火車一度行駛了26小時之久。
當天,艾洛娜的前夫送她們母女倆趕往烏波邊境。夜里,艾洛娜和女兒借宿在離波蘭僅15公里的姨媽家。為了給轎車加油,艾洛娜的前夫在加油站排了一宿的隊。
大約八小時后,艾洛娜一家抵達波蘭過境點,志愿者遞上了熱茶和三明治。自烏克蘭進入緊急戰時狀態后,烏克蘭不允許18歲至60歲的成年男子出境。
三人不得不在人流中分別,女兒哭了。
“離開烏克蘭那天,我的心情差極了。我就像一個落跑者,為了逃難、拋下親人,去尋找更安全的棲息地。”艾洛娜內心充斥著深深的愧疚感,她也曾在臨行前勸妹妹和父親一起離開烏克蘭,但他們都沒有離開。
2022年3月初,歐盟為應對俄烏沖突引發的“大規模難民潮”,首次啟動了一項臨時保護指令(TPD):任何烏克蘭公民、在烏擁
2025-04-17 01:08
2025-04-17 01:01
2025-04-17 00:38
2025-04-17 00:25
2025-04-16 23:40
2025-04-16 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