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家超級基金公金時間的金標A股突變。百億長熊之后,股票桿牛市“突襲”。型基熟悉的玫瑰一幕再現:基金公司開始扎堆“狂發”股票型基金。
截至2024年11月14日,年度11月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新成立基金發行份額突破1000億份。家超級基金公金時間的金標其中,百億新成立股票型基金發行份額達755.80億份,股票桿創下2015年6月以來新高。型基
此時激情入市,玫瑰哪家基金公司有能力配得上“時間的年度玫瑰”之譽?以歷史業績為鏡,一直向基民宣揚“長期主義”理念的家超級基金公金時間的金標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是否有穿越牛熊市的投研能力?
在長期跟蹤和剖析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各基金收益的基礎上,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于2024年4月首創超額收益凈量級估值體系,百億并發布“公募基金損益榜”(初榜)系列。股票桿該榜在公募基金行業中引發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
初榜發布后,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團隊應邀實地走訪調研部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并與不同規模公司不同崗位的專業人士進行深度交流。為應對市場迭變并契合監管取向,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對“公募基金損益榜”(初榜)的測評時間段和“超額收益凈量級估值體系”進行微調,并以管理規模為軸對測評機構進行分類,同時增加測評規模較大的混合類基金。
在此基礎上,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制作并依次公布“2024年度金標桿——股票型基金損益榜終榜”、“2024年度金標桿——債券型基金損益榜終榜”、“2024年度金標桿——混合型基金損益榜終榜”和“2024年度金標桿——QDII型基金損益榜終榜”。它們均是“2024年度金標桿——公募基金損益榜”子榜單。“2024年度金標桿——基金損益榜”總榜將在此基礎上產生,并將于“南方周末2024年新金融大會”上揭曉。
較之初榜,四個子榜終榜的測評方法究竟有何調整?
為契合長期投資理念,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將超額收益凈量級估值體系的測算方式從初榜的3年期輪動測算法調整至3年期、5年期和7年期的綜合測算法。與此同時,為更直觀測算基金管理人旗下同類型產品的整體收益率,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將基金池劃分方式從初榜的以旗下同類型產品的基金資產凈值為基準調整為以同類型產品的單位凈值為基準。經此操作后,初榜的絕對收益榜和相對收益榜即被合并為終榜的損益榜。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還根據區間份額變化率、累計單位凈值增長率和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三個指標,對巨額贖回的債基異常波動情況進行了識別,并采取了特殊判定方式。
為更清晰體現不同體量的基金管理人旗下產品的業績表現,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以2024年6月30日非貨幣型基金資產凈值規模為基準對基金管理公司進行分類。以1000億元和100億元兩個數值作為分水嶺,將基金管理公司劃分為大、中、小型三類。經測算,截至2024年10月31日,大部分管理規模100億元及以下的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符合測評統計口徑的同類型產品數量極小(即旗下極少產品經歷7年完整周期),且暫不具備比較價值。因此,此次僅公布管理規模1000億元以上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和管理規模100億元至1000億元的中等規模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損益榜。
57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390只股票型基金符合此次測評篩選標準,因而在此次測評范圍。
經上述調整后(具體調整細節和完整計算過程參考下圖),基金損益榜排名靠前的基金管理公司具備旗下產品總收益水平較高,且旗下業績表現超過基準收益的產品數量較多。反之,排名靠后的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產品則存在總收益相對較低,且旗下業績表現超過基準收益的產品數量較少。
在A股以往的牛短熊長中,股票型基金無疑讓基民愛恨交加。
各有多少家大型規模和中等規模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在此次被測評范圍?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根據上述規則測算后發現,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共有34家大規模基金管理公司和23家中等規模基金管理公司旗下股票型基金經歷了7年的完整周期。經測算,在34家大規模基金管理公司中,34個基金管理公司的5年期單位凈值變化率和7年期單位凈值變化率為正值。在23個中等規模基金管理公司中,則分別有4個和5個基金管理人的5年期單位凈值變化率和7年期單位凈值變化率為負值。
從5年和7年這個時間段觀察,大型基金管理公司跨越周期的投研能力相對更高。
在34家大規模基金管理公司中,哪些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股票型基金收益水平更高?
2024年大規模股票型基金損益榜顯示,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建信基金”)、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招商基金”)和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景順長城”)位列前三。前兩者為銀行系基金管理公司。這打破了外界對銀行系基金管理公司擅長投債而不精于股票投研的認知。
具體而言,建信基金和招商基金的5年期和7年期單位凈值變化率超過100%,即基民若在7年前持有上述兩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所有符合本次測評口徑的股票型基金將有翻倍浮盈。與此同時,景順長城3年期、5年期和7年期的凈量級均大于5,亦是三個時間段超額收益股票型基金數量均遠高于未超額股票型基金數量的唯一基金管理公司。
建信基金和招商基金的單位凈值變化率超過100%。原因是什么?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發現,風控能力和配置能力是關鍵。以建信中小盤先鋒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建信中小盤A”)和招商行業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招商行業精選”)為例。Wind顯示,在2021年1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期間,兩只基金最大回撤分別為45.68%和31.81%,均遠低于同類基金均值46.03%。從配置能力上觀察,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發現,絕大多數基金之所以在承受近3年市場持續震蕩下行后仍能保持5年期和7年期的超高收益率,是因為他們抓住了“9·24金融新政”(詳見《超預期的貨幣政策燃爆股市,“對于經濟基本面要保持冷靜”》)的機遇,即在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2.5萬億元前提升了股票倉位配置。根據對招商行業精選多期定期報告的比對,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發現,該基金在市場底部一直增加股票的倉位。此基金股票占總資產比例從2023年12月31日的71.45%一度升至2024年3月31日的92.09%,上升幅度高達20%。正是得益于這一波“逆勢加倉”,該基金在“9·24金融新政”期間獲得超高收益。Wind數據顯示,該基金近1年收益率為38.95%,遠高于同類均值2.44%。
相比之下,排名靠后的大規模基金管理公司的股票型基金回撤率較高,甚至部分基金因“順勢減倉”而呈現浮虧。
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規模越大,其旗下基金收益越好?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還發現,股票型基金的賽道中,“越大越好”的說法并不成立,即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規模與基金收益并非成正比。
2024年6月30日,非貨幣型基金資產凈值的前三名分別為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夏基金”)和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廣發基金”)。上述三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僅華夏基金進入了2024年大規模股票型基金損益榜的前十。該基金管理公司7年期、5年期和3年期單位凈值變化率分別為235.78%、131.43%和-29.03%,凈量級分別為4、7和-4。上述指標值在三個時段內的表現均為同類中的較高水準。
但易方達基金和廣發基金則均因其3年期單位凈值變化率和凈量級較低而掉出榜單前十。上述兩家基金管理公司的3年期單位凈值變化率分別為-19.4%和-39.59%,凈量級分別為-6和-14。具體而言,易方達基金旗下10只股票型基金中,有8只基金的3年期累計單位凈值增長率低于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而廣發基金旗下的16只股票型基金中,有15只基金的3年期累計單位凈值增長率低于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
整體而言,大規模基金管理公司在7年期和5年期的測評范圍內業績表現較好,但在3年期的測評范圍內表現較差。從凈量級維度上觀察,34家大規模基金管理公司中,7年期、5年期和3年期凈量級為正的數量分別是32家、32家和4家。從單位凈值變化率上觀察,34家大規模基金管理公司的7年期、5年期和3年期單位凈值變化率均值分別為70.12%、82.94%和-22.64%。
但從大規模基金的測評結果來看,每個指標的分化較大。7年期、5年期和3年期凈量級的最大值較最小值分別高出20個量級、20個量級和21個量級。與此同時,單位凈值變化率的極差(最大值減最小值)更大,7年期、5年期和3年期的極差分別為240.18%、490.55%和151.96%。
管理規模百億至千億規模之間的被測評對象投研實力如何?
2024年中等規模股票型基金損益榜終榜顯示,優勝者旗下基金“少而精”。
2024年中等規模基金管理公司股票型基金損益榜顯示,諾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諾安基金”)、圓信永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圓信永豐基金”)和前海開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前海開源”)分別位列第一、第二和第三。
經測算,上述三個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完整存續7年的股票型基金數量均不超過10。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三個基金管理公司旗下股票型基金中,均有7年期累計單位凈值增長率大于40%的股票型基金。其中,諾安基金旗下6只基金全部符合7年期累計單位凈值增長率大于40%的條件。與此同時,該基金管理公司旗下諾安低碳經濟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諾安低碳經濟股票A”)由于站在行業風口上,其7年期累計單位凈值增長率高達124%,平均一年可為基民產生18%左右的浮盈。
較之排名靠前的基金管理公司,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原上投摩根基金,下稱“摩根基金”)和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光大保德信”)兩家外資屬性的基金管理公司分別排在倒數第二和倒數第一。
具體而言,在摩根基金旗下12只符合3年期統計口徑的股票型基金中,11只累計單位凈值增長率低于-30%;而光大保德信旗下2只符合7年期統計口徑的基金,7年期累計單位凈值增長率均低于10%。其中,最令基民失望的莫過于摩根核心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摩根核心精選A”)。該基金近三年回撤高達68.85%,即近3年內在最高點買入并一直持有該基金的基民,在持基期間承受最高近七成浮虧。截止到2024年11月14日,天天基金App的基金評論區均是基民對該基金的一致差評。
中等規模基金管理公司雖然在指標值的量級上低于大規模基金,但在7年期、5年期和3年期的整體業績表現上與大規模基金相似。即無論是大規模基金管理公司還是中等規模基金管理公司,均呈現出7年期和5年期業績較好,3年期業績較差的狀況。從凈量級維度上觀察,23家中等規模基金管理公司中,7年期、5年期和3年期凈量級為正的數量分別是19家、19家和4家。從單位凈值變化率上觀察,23家中規模基金管理公司的7年期、5年期和3年期單位凈值變化率均值分別為46.76%、40.87%和-29.36%。
較之大規模基金股票型榜單的分差,中等規模基金管理公司之間的指標值分化程度較低。7年期、5年期和3年期凈量級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僅高出6個量級、6個量級和2個量級。單位凈值變化率的極差為223.35%、149.57%和6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