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演唱會的一票難求人的確增多了
諸如張學友、陳奕迅、搶票周杰倫、焦慮解五月天等演唱會“頂流”,一票難求其實在疫情之前也是搶票每逢演出“必爆”,而他們大多數三年沒來內地巡演,焦慮解歌迷已經望眼欲穿。一票難求
2010年1月13日至1月17日,搶票張學友“1/2世紀世界巡回演唱會”在當時的焦慮解廣州國際體育演藝中心連開5場,已經是一票難求廣州演唱會歷史的一個紀錄,佟先生回憶說,搶票當時還是焦慮解電話、網絡以及線下購票,一票難求不像現在的搶票移動端app搶票,并沒有出現特別明顯的焦慮解“黃牛”問題,至少在當時不是焦點,之所以沒有開第6場,是因為基本飽和了。
上個月張學友“60+巡回演唱會”的兩次搶票都秒光。
2023年7月,張學友“60+巡回演唱會”兩次官宣搶票,同樣的場館,已經開到第7場(報批顯示是10場),演出場次已經超過12年前,從絕對觀看人數上來說,張學友這樣的“60+”天王,號召力仍然比12年前多。同樣在2010年,林俊杰這樣的“40+”天王,“I AM-世界巡回演唱會”總共演出場次只有11場,廣州站只能在不超過10000人座位的廣州體育館。而到2023年,“JJ20-世界巡回演唱會”已經升格到能容納30000人的天河體育場,并且連開兩場。
今年,林俊杰“JJ20-世界巡回演唱會”在廣州已升格到能容納30000人的天河體育場。
佟先生分析說,TFBOYS“十年之約”演唱會西安站在某售票平臺的想看人數,已經超過650萬,即便擠掉十分之一的水分,仍有幾十萬人想要搶票,而一場演唱會的門票數量即便是在最大的北京鳥巢國家體育場,也不會超過十萬人,所以出現供求關系極大的不平衡,“只能說市場太火爆了,大家都想去演唱會現場狂歡,在疫情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TFBOYS“十年之約”演唱會也出現供求關系極大的不平衡。
早年在演出公司,佟先生直接負責票務工作,做過的演出大大小小有上百場,他認為諸如張學友、陳奕迅、周杰倫、五月天等演唱會“頂流”,其實在疫情之前也是每逢演出“必爆”,而他們大多數三年沒有來內地巡演,歌迷已經望眼欲穿;與此同時,隨著短視頻平臺的普及,歌迷獲取偶像演唱會訊息更為便捷,“比如張學友要在廣州開演唱會,黑龍江的歌迷都會馬上知道,不會出現早些年錯過偶像演出的現象,再加上現在交通便捷,演唱會觀演人數的確比以前多多了”。
“今年有一個很突出的現象是演唱會模式轉變,藝人方和演出商有更直接的博弈和對賭,不像疫情之前通常是‘賣show’;今年很明顯的是藝人經紀方加大了對演唱會的控制。”
主辦方和黃牛也會“背鍋”?
“求大于供,當然就給了黃牛可乘之機”,對于演唱會主辦方和黃牛暗中“勾結”的說法,佟先生說不排除這種可能,“可能部分演出商,部分演出場次,會有一些私下交易,但應該是少數現象,因為從理論上,演出商和黃牛是‘天敵’,如果演出門票都像黃牛炒得那樣高,主辦方為何不自己提價,演出商為了賺錢又不是傻瓜。據我所知,很多主辦方里外不是人,收益大頭在藝人經紀,賠錢也只能自己擔著,還會被各種嫌棄”。
對于肆意猖獗的黃牛,佟先生說肯定是應該加強管制,杜絕黃牛囤票炒票,“但黃牛手里真的那么多票嗎,是有一些黃牛組織,也有個別神通廣大的黃牛,但大部分其實沒多少票,可能自己搶到的加價賣,也可能內部途徑搞到票,然后散布在各大社交和二手交易平臺,讓黃牛手里有票成為假象,說得殘酷一點,即便是把黃牛手里的票全部收回,能解決熱門演出搶票難嗎”。對于熱門演唱會門票為何黃牛手里會有,佟先生也承認,因為特殊情況的原因,會有部分渠道票流出。
有藝人團隊在自家APP上售票
常年從事演唱會推廣業務的蔣先生接受南都娛樂采訪時透露,今年有一個很突出的現象是演唱會模式轉變,藝人方和演出商有更直接的博弈和對賭,不像疫情之前通常是“賣show”,藝人經紀方把演唱會賣給總代理或者各個巡演城市的主辦方和承辦方,“旱澇保收”;今年很明顯的是藝人經紀方加大了對演唱會的控制,比如某新生代“頂流”歌手的工作室直接成為演唱會主辦方,再到當地找落地方承辦,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渠道票,甚至還有藝人方寧愿自己投資出錢控制門票,避免主辦方大面積放渠道票。
蔣先生舉例說,林俊杰“JJ20-世界巡回演唱會”,部分門票就是在自己團隊開發的“JJ20”APP售賣,并且設置了門檻,要答題才有購票資格,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黃牛。但因為藝人方直接控制部分門票,會導致在公開售票平臺的票務數量減少,蔣先生透露說許多大型演唱會,真正在售票平臺公開售賣的門票可能只有幾千張,并且因為有大麥、貓眼、票星球、紛玩島等多個app,每家分到的門票數量都相對有限,幾萬人搶幾千張門票,難搶是必然的。
整治黃牛問題不能只盯著黃牛本身,有關部門應該從上游渠道、購票法規、事前規范、事后懲治等環節進行全鏈條治理。
承辦過多場大型演唱會的許先生對南都娛樂表示,因為藝人費用、場館費用、安保費用等各種水漲船高,很多因素導致了演唱會市場的混亂,藝人方和主辦方有幾年沒有正常收入,而演唱會的現金流又是最直接的拳頭產品,作為生態鏈相對底端的消費者,在一定程度上只能承受這種混亂,“據說有場館除了收取場租,也要分走一定數量的票務,以前通常演唱會門票銷售過七成就會不賠錢,現在很多要去到九成,所以各方都是直接盯著門票”。
售票平臺之間也有競爭
許先生還以紛玩島APP為例,不難查到唯一股東是上海億佰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又是上海華人文化演藝有限公司全資控股,該公司為國內最大的演唱會運營商之一,包括五月天、劉若英、毛不易、楊千嬅等歌手的巡演都是由華人文化全程主辦,相當于演出商自己開發了售票APP,所以有優先于其他平臺48小時開票的“優先購”功能,在某種程度上,售票平臺之間的相互競爭與“蛋糕分配”也有各種學問,再加上“強實名”“轉贈和退票”等相關新問題的出現,真正回到有序還有待時間。
可更多關注二三線城市的演唱會
對于普通的歌迷來說,怎樣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到門票,而不是必須接受黃牛溢價,必須承受搶票焦慮,佟先生說演出市場出現的新場面新問題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強實名”對打擊黃牛囤票有一定的作用,但很快又出現了內部“邀請函”;很多場館對于“強實名”之后的人、票、臉合一準備不足,導致了排長隊入場擁擠的狀況,都需要相關的配套盡快跟上。如何才能沒有搶票焦慮,佟先生半開玩笑說:“那就不看,不去搶票就不會焦慮,都不去買黃牛黃牛自己也會減少,等這一虛火過去,市場回歸到平靜,再去看也不遲,偶像不是演完這一輪就不演了。”
蔣先生則建議不要總是盯著北上廣深等大城市,諸如楊千嬅會把演唱會開到佛山、肇慶,張學友、譚詠麟甚至薛之謙、李榮浩等都會逐步下沉到二三線城市,到時候可能會相對有買到票的機會,“有一次某頂流巨星在佛山都沒有賣爆,去一些一線城市的周邊看演唱會也是一種選擇,很多外地的歌迷會聚集到一線城市看演出,反其道去一些二三線城市看演唱會,體驗感未必差”。而對于歌迷最痛恨的“黃牛現象”,蔣先生就說整治黃牛問題不能只盯著黃牛本身,有關部門應該從上游渠道、購票法規、事前規范、事后懲治等環節進行全鏈條治理,如果真的有主辦方和黃牛組織勾結,主辦方也必須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