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所長、政協上海市兒童罕見病診治中心主任蔡威。蔡威吃上受訪者供圖
一說起罕見病,讓罕人們總是見病聯想到天價藥和滿臉的淚水。少有人知道的國產是,一部分罕見病患者需要吃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食品)進行相關治療,特醫甚至在有的食品病種中,特醫食品是全國主要和核心治療方式。
病痛挑戰基金會聯合沙利文發布的政協《2025中國罕見病行業趨勢觀察報告》指出,罕見病特醫食品市場缺口很大,蔡威吃上但由于研發成本高、讓罕市場規模小、見病審評審批復雜等因素,國產企業投入動力不足。特醫截至2025年2月,國內獲批上市的230余種特醫食品中,也僅僅覆蓋3種罕見病。
特醫食品雖帶著“食品”之名,卻發揮著“藥”的作用,不少患者都稱它為“藥奶”。作為許多罕見病患者的“救命糧”,特醫食品面臨諸多困境(詳見南方周末2020年6月11日報道《固體飲料整頓,數千患兒“斷糧"》)。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所長、上海市兒童罕見病診治中心主任蔡威長期關注特醫食品問題。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