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基金會管理條例》頒布實施后,起步伴隨著市場經濟的中尋發展,以及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突破增強,越來越多企業通過設立基金會的年企方式履行責任,回報社會。業基
2005年香江集團成立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品牌成為第一個在民政部注冊成立的榜解企業基金會。
2024年6月,起步民政部發布《2024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中尋明確要推動修訂《基金會管理條例》,突破并于12月24日發布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年企7月,業基《公司法》修訂施行,品牌鼓勵公司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榜解
南方周末從2017年起持續發布中國基金會品牌榜,起步為進一步了解企業基金會品牌發展情況,2024年新增企業型基金會專項評價。此次調研歷時4個月,樣本選取了基金會中心網FTI(中基透明指數)70分以上企業型基金會,剔除了其中以企業家個人發起為主的基金會,官網無法打開的基金會,截至2024年10月31日2023年報未公開的基金會等。評價信息來源主要采取主動填報及公開信息搜集兩種方式,最終合計評價137個樣本,并形成“2024年企業基金會品牌榜”(評價方法詳見《南方周末公益品牌榜(2024)調研啟動|看見公益品牌的力量》)。
1980年代,伴隨著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成立,各類基金會的發展隨之步入快車道。19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及《人民日報》的“為慈善正名”,企業基金會開始進入公眾視野。2004年《基金會管理條例》為企業基金會提供了政策基礎,隨即進入較明顯的發展增速期,經過二十年的發展,企業基金會已然成為公益慈善的重要力量。然而,企業基金會的品牌表現整體尚處于起步階段,2024年上榜企業基金會的平均得分為61.82分,50%的基金會得分處于40至60分之間。部分企業基金會表現較好,得分在80分以上,如位列榜單前二的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84.14分),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81.34分),但表現優異的企業基金會數量較少,得分90分以上的暫無。
圖:2024年上榜企業基金會得分情況
同時,從成立年限上看,企業基金會整體偏“年輕化”。調研顯示,2024年上榜企業基金會平均成立年限9.34年,88%的上榜基金會成立年限低于15年,成立20年以上的僅有1家,即2004年成立的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品牌的塑造離不開時間的積淀,這對企業基金會是機遇,也是挑戰。
成立獨立法人是第一步,企業基金會的品牌發展離不開后期持續及充足的人力投入,調研發現企業基金會在機構規模、人力專業度上均有較大提升空間。
從機構規模上看,上榜企業基金會的專職人員總數2023年比2022年雖略有上升,增長4.87%,但總體規模小,62%的企業基金會專職人員不超10人。專職人員規模超30人的僅有三家企業基金會,分別是華潤慈善基金會(65人),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44人),上海互濟公益基金會(32人)。
圖:2024年上榜企業基金會機構規模情況
從人員配比上看,上榜的50家企業基金會,2023年專職員工人數共603人,總實施公益項目682個,平均每個項目由0.88個專職員工負責,人手吃緊現象較嚴重。另外,從人員專業度上看,企業基金會亦有較大提升空間。調研顯示,上榜企業基金會2023年專職人員學歷本科率為61.57%,碩士及以上學歷為24.47%。在慈善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人員規模,人力配比,專業能力均制約著企業基金會品牌的進一步發展。
企業基金會品牌的打造離不開意識的提升,但相比企業在商業領域對品牌的重視,在公益領域的品牌意識明顯不足。
以品牌部門建設為例,近四成上榜企業基金會未設置有品牌相關部門。在制度建設上,72%的上榜企業基金會設有信息公開制度,68%的上榜企業基金會設有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但近六成上榜企業基金會未設新聞發言人制度,超八成沒有任何與輿情/危機應對相關制度及機制,體現出企業基金會在對外發聲及品牌危機管理方面的不足。
企業基金會在品牌保護上更顯薄弱,2024年上榜企業基金會平均開展公益項目13.64個,但平均注冊商標僅6.7個,著作權/發明專利1.42個,其中還有48%上榜企業基金會未有任何注冊商標、著作權/發明專利。
圖:2024上榜企業基金會制度建設情況
圖:2024上榜企業基金會產權保護情況
企業基金會雖發展較晚,品牌建設還處于初步階段,但因其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踐行社會使命、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一方面,民政部、國資委、全國工商聯等多個部門陸續出臺系列文件鼓勵和支持企業更好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另一方面,企業基金會也積極發揮內外部優勢尋求突破,以期實現社會價值最大化。
慈善公益離不開持續穩定的資金和資源投入,企業基金會在這方面表現出較大優勢。
隨著近幾年全球經濟的下行,慈善捐贈也大受影響。據民政部數據統計,2021-2023年全國社會組織捐贈收入有升有降,其中2022年下降較明顯,比2021年減少107.2億元。但此次調研對比了上榜企業基金會從2021-2023年財務變化情況,僅34%的上榜企業基金會非限定性資產減少,近七成上榜企業基金會非限定性資產連續三年增加。除關聯企業自有資金投入,企業基金會也積極拓展其他資金來源。數據顯示,近八成上榜企業基金會有三類及以上資金來源,98%的上榜企業基金會有“其他收入”,甚至有12%的上榜企業基金會有“提供服務收入”,資源開拓意識可見一斑。
同時,企業除了為基金會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其員工志愿者也成為基金會重要的人力資源。此次上榜的企業基金會共披露注冊志愿者數量超20萬人,每個項目平均志愿者數量近300人。其中安利基金會,得益于其龐大的營銷人員隊伍,基金會注冊志愿者數量超10萬人,遠高于其他上榜企業基金會。
圖:2024年上榜企業基金會資金來源情況
企業基金會在互聯網科技等新手段開發和使用上也表現出“后來者居上”的勢頭。以信息化建設為例,積極的信息化建設可以有效推動基金會內部及相關方管理。調研顯示,78%的上榜企業基金會有信息化方面的建設,包括但不限于與志愿者管理、財務管理、項目管理、捐贈人管理等相關信息平臺的建設和使用。雖86%的上榜企業基金會為非公募型基金會,但有56%的基金會設有與捐贈相關的信息平臺,36%的基金會設有志愿者管理平臺,含招募、服務參與、志愿證明線上開具等各類功能。
同時,順應大眾接受信息形式的變化,企業基金會充分利用視頻傳播技術提高曝光度及美譽度。近三年90%的上榜企業基金會采用了視頻形式宣傳,包括直播、主題曲、節日特別視頻、紀錄片、主題宣傳片等。86%的上榜企業基金會開通了抖音號/視頻號,40%的上榜企業基金會視頻平臺在2024年月均更新大于1條,其中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北京揚帆公益基金會、浙江九陽公益基金會全年視頻點贊量超10萬。
企業基金會作為企業踐行社會責任、與其他相關方互動的重要載體,在積極推動行業發展,擴大社會影響力上意識較強。
調研顯示,72%的上榜企業基金會參與推動公益相關議題發展,包括舉辦所關注領域相關的交流會、論壇、大賽等。在參與行業建設層面,2023年60%的上榜企業基金會參與或資助公益行業發展建設,如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資助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設立數字公益研究中心,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會參與并支持由海南亞洲公益研究院舉辦的首期“慈善信托創新”研修班。
此外,不少企業基金會積極通過評估或發布專項報告擴大影響力。2023年50%的上榜企業基金會發布公益項目相關評估報告或專項報告,如萬科基金會發布《2023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現狀調研報告》,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發布《阿里巴巴公益平臺XIN益佰計劃社會價值研究報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分配制度,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企業基金會作為一種橫跨“企業”及“基金會”的社會力量,其未來發展離不開幾個關鍵。
首先是政策的支持及指引。伴隨著《慈善法》的修改,《基金會管理條例》的修訂,如何順應企業特點,為其更好參與公益慈善提供從基金會登記、運營、項目開展、信息披露等有針對性的規范及指引仍是一大關鍵。
其次是企業基金會需強化獨立品牌意識。企業基金會雖有企業作為發展背景,但作為獨立注冊的非營利法人,如何在踐行企業公益使命的同時,形成基金會自有的品牌仍是健康發展關鍵。這需要企業基金會從管理架構,制度建設,品牌保護等方面加強企業基金會品牌建設意識。
最后是人才的培養刻不容緩。企業基金會結合了“企業”和“基金會”的不同特性,其跨界人才的專業培養和發展不容忽視。這需要在現有理論教育和學術研究上強化企業基金會相關內容,并有針對性地開發和完善課程及培訓體系,為企業基金會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優質人才儲備。
? (項目組成員:史諒、鐘金秀、袁斌、魏運星、藍鑫焱,實習生袁韻珊、陳懿寧、梁琦茸、黃馨熠)
附:2024中國企業基金會品牌榜
我國今年將啟動第三次古樹名木資源普查
血色彩禮:36.8萬元,兩條人命
2分鐘找布、AI生成新衣……數智化如何煥新傳統紡織業?
3歲男童被狗咬傷離世,城市流浪狗怎么管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于3月5日上午9時舉行開幕會
江西貴溪警方通報小學持刀傷人案件:2人經搶救無效死亡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