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開年兩個月,兩高嚴監管之下,銀行業罰銀行銀行業中哪類金融機構受罰更重?人和哪些人是吃罰單大戶?哪些領域是重災區?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根據南方周末“牧羊犬——中國金融業合規云平臺”(下稱“牧羊犬平臺”)統計分析發現,前兩個月,金融人民銀行、合規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外管局(下文簡稱“一行兩局”)及三家各地派出機構共發布1202條涉及銀行業的兩高處罰信息,農村商業銀行、銀行業罰銀行村鎮銀行、人和農村信用社、金融農村合作銀行、合規民營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的兩高處罰信息占機構類處罰信息的65%。更令人吃驚的銀行業罰銀行是,涉及銀行業個人罰單占比高達64%,人和且這些人員七成來自中小金融機構。金融
“牧羊犬平臺”顯示,合規2024年前兩個月,無論是銀行業機構還是個人從業者收到的罰單數量均大幅下降,但個人從業者受罰占比高達64%。
具體而言,銀行業個人從業者收到罰單共775條,被罰金額合計1212.89萬元,分別同比減少18.28%和10.3%;銀行業機構收到罰單共427條,被罰金額合計3.04億元,同比減少59.25%和31.02%。從機構和個人被罰頻次和罰金總額同比觀察,銀行業合規情況整體上有所好轉,但亦不排除春節放假因素。
2023年、2024年1月-2月期間銀行業合規情況統計(馮慶超/圖)
但無論受罰頻次還是受罰金額,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民營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仍是重災區。在前兩個月427條銀行機構處罰信息中,283條處罰信息針對中小金融機構,占比65%;這些機構被罰金額合計達1.92億元,占所有機構被罰總額的63%。
2024年1月-2月期間銀行業機構處罰合規情況統計(馮慶超/圖)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個人被罰信息中,近七成受罰對象是中小金融機構從業人員。與此同時,個人被罰金額最高前三人均為中小金融機構從業人員。
2024年1月-2月銀行業個人十大處罰信息(馮慶超/圖)
哪些領域違規問題最嚴重?“牧羊犬平臺”顯示,無論是十大個人罰單還是十大機構罰單,違規貸款依然是目前銀行業內高頻發生和監管部門重點處罰的領域。
2024年1月-2月銀行業機構十大處罰信息(馮慶超/圖)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通過統計分析427條銀行業機構罰單信息發現,違規貸款主要指貸款“三查”(即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和貸后檢查)不盡職和房地產貸款管理違規兩大問題。
其中,銀行機構涉及房地產案件的被罰金額較大。在十大銀行業機構受罰信息中,3條涉及房地產貸款管理或融資管理違規問題,且每張罰單的罰沒金額均高于400萬元。
更多機構罰單則涉及貸款“三查”不盡職問題,共計124條,占銀行業機構罰單數量近1/3。這一問題對政策性銀行和股份行來說尤甚。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根據“牧羊犬平臺”數據統計,涉及貸款“三查”不盡職的罰單數量分別占上述兩種類型銀行業機構處罰信息數量的50%和43.14%。對比2023年同期,上述兩類型銀行業機構涉及貸款“三查”不盡職的機構罰單數量分別同比增長100%和57.14%。
2024年1月-2月期間涉及貸款“三查”不盡職機構處罰信息統計(馮慶超/圖)
事實上,貸款“三查”不盡職不僅是機構管理的失職,更可能與銀行從業人員的金融倫理認知有關。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發現,涉及貸款“三查”不盡職的個人罰單數量占所有個人罰單數量的比值與機構處罰信息比值較為一致,政策性銀行占比最多,股份行次之。
2024年1月-2月期間涉及貸款“三查”不盡職個人處罰信息統計(馮慶超/圖)
在數字金融時代,銀行業的數據和網絡安全有何趨勢?
“牧羊犬平臺”數據顯示,涉及銀行數據安全或系統安全問題的罰單數量呈同比下降趨勢。
在該統計周期內,此類罰單數量為38條,同比下降59.13%。其中,農村商業銀行和國有行因數據安全問題或系統問題而被處罰的頻次明顯下降,分別同比下降59.52%和73.68%。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類罰單呈現罰金高且涉及細項問題較多的情況。在十大銀行業機構罰單中,4條涉及數據安全或系統安全問題。2024年1月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處罰信息顯示,中信銀行因六條涉及系統、數據中心和運營不符合監管要求或未整改等問題而被處罰款400萬元。其中,第四條違法違規事實顯示,該機構數據中心機房演練流于形式,部分演練為虛假演練,實際未開展。
2023年、2024年1月-2月期間涉及數據安全或系統安全問題機構處罰信息統計(馮慶超/圖)
哪些區域銀行業違規情況更嚴重?
“牧羊犬平臺”數據顯示,無論是銀行業機構罰單數量還是銀行業機構被罰金額,江西省、福建省和浙江省銀行業均位居各省前三。其中,江西省銀行業機構處罰單數量和被罰金額分別為47條和203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13.33%和124.42%;福建省銀行業機構罰單數量和被罰金額均有所下降,分別為34條和2759.66萬元,同比分別下降35.85%和30.85%;浙江省銀行業機構罰單數量和被罰金額上則呈現一減一增的情況,同比減少25%和增加78.42%。
2024年1月-2月期間銀行業機構處罰信息數量分布圖 (馮慶超/圖)
2024年1月-2月期間銀行業機構處罰金額分布圖 (馮慶超/圖)
綜合處罰單數量和罰沒金額兩個指標,海南省和西藏自治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合規情況較好,上述兩項數值皆為各省最低。
如果分析個人罰單數量的區域分布,前三名分別為江西省、陜西省和江蘇省。而銀行業個人被罰金額前三個地區則是新疆、北京市和江蘇省。上述三個地區個人罰沒金額同比增長169.74%、193.33%和同比減少35.64%。
2024年1月-2月期間銀行業個人處罰信息數量分布圖 (馮慶超/圖)
2024年1月-2月期間銀行業個人處罰金額分布圖 (馮慶超/圖)
在銀行業合規情況整體好轉的背景下,個人罰單占比高達64%,且被罰金額前兩名同比增長均超100%。與此同時,貸款“三查”不盡職的罰單數量呈反向增長趨勢。這意味著銀行從業人員的金融倫理認知水平亟需提升。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建議,各金融機構應加強從業人員的金融倫理培訓,并納入金融倫理考核指標,從根源上解決合規問題。
與此同時,十大機構罰單信息顯示,金融機構在數字化轉型和對各種業務進行“上云”操作的同時,應注意數據安全的問題,切勿“虛假演練”。這將導致未來數據安全事故發生后無法及時響應,達不到守護客戶資產安全的最低標準。
《平原上的火焰》:被放大的憤怒,被忽略的敘述
嫦娥六號探測器點火發射
全球首次!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治愈糖尿病丨科創要聞
警方通報安徽阜陽“水泥封尸”案:嫌犯已被抓獲
四川瀘州警方通報“一盲人按摩店女老板遇害”:嫌犯服毒身亡
一日內,三家上市國企因財務造假而“戴帽”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