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姐弟墜亡案二審公開宣判后,刑事下降墜亡姐弟生母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案件2023年4月6日,審開重慶高院開庭審理此案。庭率題 (人民視覺/圖)
“我現在接到刑事上訴案件,逐年執法內心都很焦慮。不立”2023年4月15日下午,法問在“刑辯十人”論壇上,問題北京君永律師事務所律師許蘭亭說,刑事下降“就怕二審不開庭,案件不開庭也就意味著這個案件不會有大的審開變動。”
他代理過一個刑事二審案件,庭率題頭一回去法院,逐年執法法官就告訴他,不立經過初步研究,法問案件不開庭,“然后催我們交辯護意見,辯護意見一交,法官說沒有什么新證據,就明確不開庭了”。
律師們苦二審不開庭久矣。論壇上,有律師表示,除非是一審就代理的案件,否則自己基本不接刑事二審案件,“如果又不開庭,律師能發揮的空間很小”。
“刑事案件二審實際上是監督和糾錯機制。”曾任最高法審判委員會委員、刑五庭庭長的高貴君表示,實踐中,不能否認有些案件在偵查階段存在非法取證、逼供、誘供等問題,而這些情況,“不經過開庭,僅靠書面審理,是很難發現的”。
但中國刑事二審案件的開庭率不容樂觀。 根據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講席教授孫長永主編的《中國刑事訴訟法制40年》,2017年以來,二審開庭率已降到20%以下,總體呈逐年下降趨勢。
最近,北京尚權律師事務所律師高文龍也遇到了二審不開庭的困擾。
他代理的一起涉黑案件一審判決后,有20名被告人向鄭州市中級法院提起上訴。2023年3月1日,高文龍在鄭州中院拷貝了兩百多本卷宗。那天,法官就與他溝通,讓他在兩周內提交辯護詞。
不過,高文龍認為,此案一審在證據采信、事實認定等方面都存在問題,應當開庭審理。3月15日,他向鄭州中院上交了二審開庭審理申請和非法證據排除申請。
5天后,法官通知他,此案不開庭審理,并催促他提交書面辯護意見。
高文龍和同案中的其他辯護人,采取了不向法院提交辯護意見的方式以爭取開庭審理的機會,但法院還是以不開庭的方式審理了這一案件。
“維持原判。”2023年4月8日上午,他收到了法院二審裁定。
他感到很意外。此時,他還在向河南省檢察院提出關于案件不開庭的控告。
刑事二審開庭難,是個老問題。
2019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時任全國政協委員朱征夫、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都關注到這一話題。“我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