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5日,百年廣州西湖花市開市。行花學千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從哥斯達黎加起飛,街何經兩次中轉跨越數千公里,成廣穿著一身紅色唐裝的州生華人曾福財終于落地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他的活美花里妻子黃少芳和女兒捧著一束百合花,在飛機到達處等待他。言萬語全
對廣東人而言,百年每年過年,行花學千有一件事的街何重要程度不輸看春晚,那就是成廣行花街。
“行花街”即逛迎春花市,州生從農歷臘月廿八直至除夕夜,活美花里“唔行花街,言萬語全唔算過年”。百年行花街也通常和“轉大運”聯系在一起——買花代表花開富貴,而踏過搭建在花市中央的主牌樓的門洞,來年便能行好運。
越秀區西湖迎春花市是廣州迎春花市中歷史最悠久的傳統花市,享有“百年花市”的美譽。其起源可追溯至明末清初,當時花市從分散的“花渡頭”逐漸固定在西湖路、教育路一帶。春節逛西湖花市,是“老廣州”的風俗習慣。
2021年,春節(行花街)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4年,“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25年,越秀西湖花市于1月25日上午8點30分開始至1月29日凌晨2點結束,為期4天。
紀錄電影《行花街》是目前唯一一部有關行花街的影像作品,該片多線索、多側面地記錄了2024年行花街的全過程。整部紀錄片歷時一年半,由國內非遺影像研究學者劉廣宇團隊完成。
“在市場行為之下,行花街實則是廣州人的生活美學在年關的一種集體無意識爆發?!眲V宇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們的追求是一種特別實在的追求,對更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是擺脫苦難,就是希望越來越好?!?/p>
1960年代花市電影拍攝現場。 (《廣州城市記憶之花韻千秋》/圖)
外地人若是第一次來廣州逛迎春花市,就仿佛進入一場猜謎游戲現場。
金桔、桃花是迎春花市上最常見的花卉,寓意“大吉(桔)大利”“大展宏圖(紅桃)”,“五代同堂果”(學名乳茄)也因其色澤金黃、形狀特殊而十分暢銷。蝴蝶蘭被塑造成聚寶盆的形狀,花名則以“藏寶圖”“財運亨通”“好運爆棚”居多。在其他地區可能有所避諱的菊花,在廣府文化中則象征長壽和健康。
就連日常的蔬菜也會出現在花市上:蔥、蒜、生菜、紅蘿卜、芹菜,各有可解釋的意頭,蔥蒜代表“聰聰明明”“精打細算”,生菜諧音“生財”,紅蘿卜代表“紅紅火火”,芹菜寓意“勤勤力力”。
放眼望去,花市上以紅黃二色系居多:紅色代表興隆,黃色代表金錢。無論是花名還是顏色,都與祈福求利的意頭相關。買花也不僅是出于美學上的考量,更多是圖個“發”的意頭,“花開富貴”。
“對廣府人來說,所有美好的生活都是可以指望的。”劉廣宇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鮮花是很美麗,但是他們對鮮花沒有一點虛妄的情感投射,每一束花都是他們對未來很實在的憧憬:追求財富?!?/p>
在拍攝完有關自貢燈會的紀錄片《傳燈》后,劉廣宇發現,全國的都市里,作為一個大型項目在春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