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回歸A股后,王座股價近一年漲幅近65%。大象歸來(視覺中國/圖)
一面高呼“新科技起飛”,中國一面力挺“貴州茅臺不倒”。移動近兩月,何爭中國移動和茅臺之間的王座股王之爭賺足了股民的眼球。
作為A股在位時間最長的大象歸來“股王”,貴州茅臺(600519.SH)近10年來超過1500個交易日位居滬深股市“第一高價”。中國
“流水的移動股王,鐵打的何爭茅臺”,貴州茅臺穩坐王位的王座背后還有一個頗具魔幻色彩的傳說。A股歷史上,大象歸來每當有公司的中國股價或市值逼近甚至短暫地超越茅臺,都會遭到“反噬”而一敗涂地,移動曾經的何爭中國船舶、全通教育、安碩信息等均為前車之鑒。這種現象被稱為“茅臺魔咒”。
此次發起挑戰的中國移動(600941.SH)是一位A股新秀。它在2022年正式回歸A股,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股價漲幅超過60%。此前的1997年,中國移動分別在香港和紐約上市。
近日來中國移動的市值多次超越茅臺。同為兩萬億的體量,中國移動和貴州茅臺的A股之爭仍然膠著。截至2023年5月23日收盤,中國移動市值19576.04億元,遜色于貴州茅臺的21663.76億元。
26年前,中國移動還不是“中國移動”,而是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為原郵電部在香港專門成立的上市主體。
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電信業正處于大發展階段,但苦于資金匱乏,內地資本市場又剛剛起步,無力承載運營商的體量。如何引進外資、獲得長期資本,成為當時棘手的難題。
中國電信(香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籌建起來的。1997年,正在做德國電信私有化項目的高盛聞訊而來,與中國首家中外合資的投資銀行中金公司聯手,為原郵電部“量身定制”了一套上市方案。
根據方案,原郵電部先將廣東、浙江兩個發達省份的移動資產剝離出來,注入中國電信(香港)后,在香港和紐約掛牌上市,江蘇資產則待上市后注入。
從1997年5月上市籌備啟動,8月國務院同意上市方案,到10月上市發行,一切都以極快的速度推進著,當時港媒評論稱其為“挾雷霆萬鈞之勢”。
然而,危機也在悄然靠近。1997年7月起,一場從泰國爆發的金融風暴迅速波及整個亞洲,香港股價連日下跌。10月23日,中國電信(香港)上市時,整個大市已相當不利。
時任中金公司副總裁的方風雷參與并領導了這次上市。他在回憶錄《中國移動上市那些事兒》中這樣描述這一天:“10月23日,星期四,香港烏云密布,大雨滂沱。外匯市場的刀光劍影令香港股市彌漫著恐慌情緒?!?/p>
后來,人們將這一天稱為“黑色星期四”。香港股市狂跌1200多點,中國電信(香港)股價跌跌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