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們在連綿不斷的香港隧道里施工。綿茂公路是援建億元堰塞橋隧比最高的公路之一。(南方周末記者翁洹/圖)
眼前的港幣公路這段公路是按照國家二級公路平均縱坡的上限設(shè)計的。盡管很難直接說出它精確坡度,條斷通車但攪拌車上行時發(fā)動機的裂帶巨大轟鳴聲表明這段爬坡不容易。
靠近綿茂公路起點的和個湖棋盤石隧道入口上,懸掛了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徽。綿茂這條公路由香港援建資金和國家財政資金投資修建。年內(nèi)(南方周末記者翁洹/圖)
穿行在群山之中的將迎綿茂公路全長近56公里。(南方周末記者翁洹/圖)
在綿茂公路二期工程的全線工地上駐足超過一分鐘,或許會感覺膝蓋有些發(fā)酸。香港這條全長近56公里、援建億元堰塞連接成都平原與川西高原的港幣公路公路由香港援建資金和國家財政資金共同投資33億余元修建,其中香港投資部分占11.5億元港幣。條斷通車項目起點綿竹市漢旺鎮(zhèn)海拔高度為761米,裂帶終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海拔高度為1745米,大部分海拔落差位于尚未通車的綿竹段二期工程。綿茂公路分為綿竹段